中新網3月8日電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對于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以官員和委員的雙重身份給出了一份獨特的解讀。
李德水認為,通脹和通縮都要防范。物價上漲太高不利于經濟發展。通貨緊縮經濟低迷對國家也不好。具體到今年,如何判斷通脹和通縮?一方面,兩種傾向都要注意。誰也不敢說一定不會發生通脹。投資規模這么大,投資增長這么快,反彈的可能性也很大。因為投資欲望強勁,需求也很強勁。這是可能發生通脹的一大因素。同時,今年國際油價也還會在高位運行。
另一方面是通縮問題。1月份CPI上漲1.9%,主要是去年的翹尾因素消失了,而2004年對2005年的翹尾因素只有0.8個百分點。再加上今年春節在2月份,1月份很多指標與上年都不可比,現在說會產生通縮還為時過早。
是否有通縮的可能,要看今后的供需關系。如果生產能力過剩,市場需求減弱,必然會產生通縮。目前看來,通縮的問題要防范,因為有些行業生產能力很大,如鋼鐵、水泥、手機等,一旦市場需求下降,物價有可能降下來。糧食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對于通縮,不僅要考慮國內市場,還要考慮國際市場。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可能比去年放緩,大家普遍預計可能是3%,但不是急劇下滑,還是會較快增長,對我國影響不會太嚴重。
李德水指出,制定GDP增長8%的目標,是根據實際需要和可能,是為了更加接近實際。我國GDP增長目標連續幾年都定在7%,而實際增長連續幾年都超過7%。今年提出8%左右的目標,是可能的,也是需要的,這樣的目標和實現結果可能比較相近。
這有什么好處呢?主要是便于財政預算的編制。為什么我們總說財政超收多少億?因為財政預算就是按照GDP目標制定的,去年按7%制訂,結果經濟增長超過7%,所以預算超出。今年預算按照8%制訂,超過部分會小一些,這對財政資金管理有好處。同時,央行制訂貨幣供應量和新增貸款調控目標,也是根據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總的來說,今年GDP按8%左右考慮,有利于經濟協調發展。
他還指出,居民消費價格控制在上漲4%的目標,是充分考慮了去年的實際情況,去年CPI上漲3.9%,給今年留有一定余地。今年還有一些漲價的因素,如鋼材、煤炭、電力等上游產品的漲價,去年基本上沒有傳遞到最終消費品上,但誰敢說永遠不會傳遞過來?如果傳遞過來,就會反映到CPI上。今年的國際油價,總體上不應繼續猛漲,因為供大于求、生產能力略有富余的基本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而且去年石油漲價使得原來高成本、不能開發的油田都投入了運行,從而增加了供給能力。但總的來說,石油還是很敏感的產品,不能掉以輕心。另外,國際鋼材市場還在漲價。
這樣看來,CPI漲幅按4%考慮是比較合適的,這樣不僅把去年上游產品價格可能傳遞到最終消費品的因素考慮了進去,還考慮到了今年新的因素。可以說,4%是合理漲幅,不算是嚴重通貨膨脹,是可以接受的。
在談到關于房地產價格的問題,李德水指出,應該防止房地產價格的過快增長。從世界經濟看,2001年美國IT產業泡沫破裂,到2002年7月,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多點降到1200點,跌去70%。1929年大蕭條時股市的下滑幅度也沒有這么大。本來是要發生危機的,但是房地產業上來了,所以經濟沒有出現太大波動。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聯邦基準利率只有1%,鼓勵社會各界進入房地產業。這是成功的一點。但成功的背后也有泡沫,世界很多地方的房地產業都存在一定泡沫。
中國房地產價格不是全面上漲,主要是沿海城市房價上漲比較明顯,但要采取措施,不能大意。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0%,產業關聯度很大,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同小可。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可以推動經濟健康成長,如果出現嚴重泡沫,一旦破滅就會影響經濟成長和社會穩定。
現在的房地產價格,統計數字反映的是平均水平。不同類型有不同情況,一個城市里不同地段也不一樣。需要防止的是過分炒作。把住房作為投資對象,本來無可厚非,也是公民的權利。但是,過分地投資或投機,甚至人為炒作,會影響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我們還注意到有國際資金投資我國房地產。歐元價格這么高,歐洲人把它換成人民幣來中國買房子,覺得很便宜。還有些富裕家庭買兩三套房子,等待房價上漲。這樣就抬高了房價。(尚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