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電(記者孫自法王歡)今年三到六月間,中國將對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第四次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而此前,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國先后組織過三次對珠峰地區的大規模科考活動。
這三次大規模珠峰地區科考活動分別是: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0年,中國科學院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組織珠穆朗瑪峰登山科學考察隊,有地質、地貌、測量、氣象、水文、植物、動物等專業的四十六名科學工作者參加,完成以珠峰為中心的從海拔兩千五百米至六千五百米范圍的科學考察。此次科考編寫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比較系統地闡述了珠峰地區的自然面貌,劃分了自然垂直帶,確認該地區現代冰川處于強烈消融退縮階段,發現中國鳥類新記錄兩種、獸類新記錄一種和兩個新亞種。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八年,中科院西藏科學考察隊以“喜馬拉雅山的隆起及其對自然界與人類活動的影響”為中心課題,對西起吉隆、東至亞東、南自中尼邊境國界、北及藏南分水嶺總面積約五萬平方公里的珠峰地區,進行了地質、地理、氣象、測繪和高山生理等方面的綜合科學考察,并自一九七四年起陸續出版共有七個分冊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同第一次相比,本次科考在探討高原自然特征、發展歷史等方面有較大突破。
一九七五年,中國再次組成珠峰登山科學考察分隊,對珠峰地區進行地質、氣象、高山生理與測量方面的考察研究,還進行了環境背景值(本底)和天然水體中氫氧同位素分布的研究,考察的范圍主要是珠峰北坡直到峰頂的特高海拔地帶。本次科考登山過程中,還成功運用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遠距離、耐低溫、重量輕的無線電心電遙測儀,對運動員在海拔七千米至珠峰頂峰之間六個不同高度進行心電圖記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