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出國是件美事,不僅可以領略異國風情,還能品味他鄉的獨特文化。但對于去年啟程赴利比里亞執行維和任務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的11名女軍人來說,她們面臨的環境條件卻格外艱苦。當她們圓滿完成任務歸國之際,也帶回了多彩多姿的故事。
護士長吳樂燕一打開非洲之行的個人相冊,一張張照片似乎還在散發著西非大地的灼熱。她介紹說,利比里亞因緊鄰赤道,陽光中的紫外線強烈,白天的氣溫有時高達40多攝氏度。醫療分隊的女隊員們剛剛抵達時,工作起來是汗如雨下,一天下來皮膚就被灼傷變黑,繼而脫皮,就連在國內花好幾百元準備的防曬化妝品也不管用。從此,愛美的她們干脆把鏡子藏進了旅行箱。
除了炎熱的氣候,生活上的困難也是接踵而至。維和部隊住的都是帳篷,使用露天廁所,但因經常有當地民眾誤入其中,每次都需找男隊員檢查一下里面的“情況”后,專人把住入口,才敢輪流進去。由于當地水源不足,駐地只能定量供水,洗澡成了件麻煩事。怎么辦?11名女隊員達成了一項協議:互相借水。今天你洗,明天我洗,保證至少三天可以洗上一次澡。一天晚上,隊員樊蓉正在洗澡,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當地小孩的說話聲,她一緊張把臉盆打翻在地上。看著珍貴的水滲入土里,想起家中嘩嘩流不停的淋浴,樊蓉傷心的眼淚足足流了半個多小時。
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讓她們輕易退縮。
初到任務區,為了迅速建起一座功能齊全的二級維和醫院,女隊員們主動向男隊員發出“挑戰書”,拔荒草、清垃圾、運器材、安裝設備,件件工作不甘落后。10天過后,所有醫療設備順利地“安了家”。由于人員有限,女隊員們主動請纓擔負每晚七點半到十點半的警戒執勤任務。去年中秋節的篝火晚會上,當其他隊員高高興興地參加活動,并與親人通過越洋電話互訴衷腸時,護士鄭秀美依然在執勤的崗位上。
各項工作一展開,隊員們又發現了一項難題:語言溝通困難。盡管出征前她們都進行過英語的突擊訓練,但當地人口中的英語相對于標準英語來說,有如廣東話和普通話的區別。為了盡快適應這里英語發音特點和習慣,女隊員們充分利用打針、護理的一切機會虛心學習,將醫療隊變成了一個“非洲英語角”。
醫療隊除了完成好維和部隊官兵的保障任務,駐地群眾有了疾病,她們同樣精心醫治。有一次,一名叫克威的當地男青年不甚被毒蛇咬傷,送到醫院時已神志不清,情況十分危急。護士林秀蓉一邊迅速向隊領導報告,一邊協助醫生采用清創排毒法救治。2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治后,克威終于蘇醒過來。由于后續治療需要輸血,醫療隊因不具備條件,又請求直升飛機將克威護送到利比里亞首都。飛行途中,林秀蓉多次通報病人的癥狀,使之順利到達指定醫院。兩個小時后,終于傳來消息:病人已脫離危險。參與救治的外國官員評價:“整個救治過程緊張而不慌亂,顯示了中國軍人的認真精神和醫術水平。”
在完成保障任務的同時,女隊員們還深入駐地鄉村,為當地民眾巡診查體、送醫送藥。救死扶傷中,她們體味了這里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傷痛。她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力所能及地幫助當地學校師生。當孩子們從她們手中接過國產圓珠筆、筆記本等學習用具和食品時,她們都在心中祈禱:愿戰爭遠離人類,遠離我們美好的家園。
走出國門,走進非洲的中國女軍人,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示了中國青年女軍人獨有的魅力。(莫應龍胡躍進)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