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們現在婚前往往就已經同居多年,但統計顯示,法國人的婚姻越來越短命,結婚不到兩年就離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短命的婚姻,甚至閃電式結婚又離婚的現象,在法國大有上升的勢頭。據統計,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間,婚姻維持不到3年的離婚數字上升了45%,占到了2001年結婚夫婦的10.5%。
剛離婚的32歲的女護士蘿拉說:“真的不可思議,結婚前在一起已經生活了很久,而且沒誰強制我們結婚,為什幺結了婚馬上又離婚!”蘿拉和丈夫梯也利婚前在一起生活了3年,親戚、朋友,所有人都覺得他們該結婚了,而且蘿拉自己也這幺想,于是他們就大操大辦了一番,請了200人參加婚禮,然后就去塞內加爾度蜜月。
蘿拉曾在這個非洲國家生活過,“很偶然,在那里遇到了我的前男朋友,兩人只是相互看了一眼,連招呼都沒打,但我心里一下子就亂了,感覺好象已經和梯也利分手。”當時,蘿拉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什幺都沒說,但回到法國后就爆發了,“我對梯也利說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結婚,我要離婚,他驚呆了。”蘿拉覺得自己跟梯也利在一起完全是個錯誤,打定主意要離婚。
為此她變得讓人無法忍受,整天指責丈夫這不是那不是,結果4個月后,梯也利只好同意離婚。
只求質量不求數量
社會學家們沒有預見到這一現象,他們以為最近十幾年來,90%的夫婦在婚前都共同生活過,這理應導致離婚率的降低。但事實上人們離婚離得越來越快,十年間婚姻維持的平均時間從8年降低到了4年。
為什幺會這樣?有專家認識到,人們對婚姻關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代價是婚姻越來越短暫。另外,從社會和法律的方面看,離婚越來越容易,因此婚姻更強調兩人的相互吸引力,也更少封閉性。
因為無需結婚就可以在一起生活,因此人們結婚時就對這種“官方化”的程序多了一種期待,總期待會有什幺新東西,但到底期待什幺,自己也不甚了了。
但結婚后生活一如既往,于是很容易失望。30歲的法律工作者珂萊特也是在新婚旅行過程中突然意興闌珊起來的:“當帕特里茲向我求婚時,我真的很高興,從心底里感到被打動了……一句話,我覺得沒什幺好考慮的了。但在巴厘島度蜜月的時候,突然一切都改變了,我感到極其厭煩,他說話的方式、穿衣服的方式都讓我討厭。平常生活中帕特里茲挺適合我,但結婚后我才明白要跟他長久地廝守一輩子,我下不了決心。”
幾個月后,珂萊特愛上了另一個男人,向帕特里茲提出了離婚的要求。“我明白了,當初結婚是因為我需要種安全感。帕特里茲喜愛運動,非常健康,和我早先沉溺毒品的男朋友截然相反;我從一個消沉的圈子走出來,希望喘口氣,倆人就走到了一起。而現在,我厭倦了。”
離婚越快損失越少
我們父母一代的人即使意識到婚姻不美滿,也總要猶豫很長時間才能下決心離婚,這樣5年甚至10年的時間一晃就流逝了。現在,我們都很理智:離婚必然會造成損失,所以,要離婚就早離婚。建設得少,損壞得也少。因此,有專家認為“將來短命婚姻快速離婚還會增加”。
結婚一、兩年后,事業上還有發展的余地,孩子還沒有。這時離婚,代價少,一切可以從頭開始。如果有了孩子,那事業什幺的可就完了。蘿拉說:“另外——盡管這幺說顯得我有病,要不就是不負責任,但這是實話——和梯也利分手得越快,我找到新男人的機會就越大。”
我們注定要重復?
社會學家薩羅門說:“快速結婚離婚,離婚的男女通常會更換朋友,甚至住處和工作,因為他們的行為損害了社會對愛情保有的浪漫的觀念,所以不為社會所容。”
那為什幺大家不忍一忍,緩一緩再離婚?精神分析學家普約爾說:“婚姻與出生有密切的聯系。來到世上,是我們遭遇的第一個傷痛:在母腹里幸福地生活了9個多月后突然要被迫離開。其實,胎兒在8個月的時候就意識到這一分離是不可逆轉的,他和母親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如果這種和母親分離的過程發展不順,或者太過突然,成年后,就希望尋求到能兩人融為一體的婚姻。一旦產生失望,就會立即放棄婚姻。”
也有精神分析學家認為,短命婚姻快速離婚的根源在當事人的父親那里,這在女方尤為明顯。如果父親經常不在家,女孩成年后很難與男人建立信任關系。這種女人結婚后很快會離婚,因為她們擔心自己會象小時候那樣重新被拋棄。
如果問題在潛意識方面,在我們幼年的經歷中,那幺,這些快速離婚的人注定將來還要不斷重復同樣的經歷?目前還沒有數據能表明這些人未來的婚姻狀況。
文章來源:《歐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