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中日之間在一些政治議題上的對立沒有影響兩國間的經濟往來,日本企業對華投資有增無減,中日經濟交流合作強化深化的勢頭方興未艾
本刊記者/蘇琦特邀撰稿/陳言(發自日本)
2005年——二戰結束60周年,人們期待著中日政治關系能從“政冷”的狀況中轉變過來。但從過去兩個月的情勢來看,中日政治關系似乎從“政冷”走向“政冰”。與此相對應,中日間的“經熱”能否維持正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有人已開始從“政冷經熱”議論起“政冷經涼”。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日前赴日,采訪了日本政界、財界、企業界、學界等方面的人士。
采訪發現日本企業沒有減少對華投資,日本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更加緊密。雖然日本政治中顯現出了不少右傾保守的趨勢,但在對華關系上,日本政治與經濟出現了分離,中日經濟交往將更為頻繁和深入。
中日關系的新“政冷”和日本政治家的“臺灣感覺”
日本政府邀請李登輝于去年12月訪日,日本防衛大綱公開把關注重點對準了中國,日本在釣魚島的小動作,美日安保咨商會針對臺海問題的聲明——2005年前后,中日“政冷”不斷被添進了新的內容。這其中,臺灣問題正成為日本右翼勢力頻頻出打的一張牌。
一直為“臺獨”營造輿論的日本右派報紙,在日本政府決定在愛知博覽會期間(2005年3月25日至9月25日)免除臺灣居民入境簽證后,立即在報紙頭版上發表文章說,這讓李登輝訪日終于有了可能。而日本政府事實上在12月就突然宣布給李登輝發15天的簽證。這讓右翼勢力大喜過望。
日本政府不是不知道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對于李登輝訪日會出現的種種麻煩,對于日本尾隨美國對臺海局勢“公然”表示關注可能導致的中日關系的倒退,日本政府究竟什么態度,《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東京接觸了經常發表親臺言論的參議院議員武見敬三。
“我大學畢業后去臺灣留學,在臺灣有很多朋友。”武見一開口就表明了他和臺灣的關系。
武見敬三說:“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應該和平解決的問題,這是1972年簽訂的日中共同聲明中的一個內容。我們要強調的是海峽兩岸和平解決問題,日本在能合作的地方進行合作。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也不支持中國在福建省加強軍事力量。通過政治和談,通過不使用軍事手段來解決臺灣問題,這是我的基本立場。”
日本政治家中有不少人在心理上對臺灣有種特殊的感情,特別是年輕政治家尤其如此。原因何在?
為此,《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了日本眾議院議員、日本前外相河野洋平的兒子河野太郎。說到日本政治家的“臺灣感覺”,河野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后,自民黨決定留一個部門保持和臺灣的關系。自民黨青年局屬于黨內的小字輩,對政策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就讓青年局負責起了和臺灣的交往。”
河野說,青年局的人到臺灣去了以后,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干,每天和臺灣年輕政治家在一起喝喝酒,唱唱卡拉OK。幾十年過去了,自民黨青年局的人現在成了黨內的重要干部,臺灣過去的那些年輕政治家也都走到了政治舞臺的前臺。“有不少議員總是以在臺灣有多少朋友為榮。”河野太郎說。
這種心理上的與臺灣的近距離,與面對中國迅速發展時的心理不適,正好形成一股有意無意間推遠中日關系的合力。“日本一直跟隨美國,沒有自己的大戰略。在自民黨和民主黨高層中,不存在知道如何與中國正確打交道的人物。”河野太郎頗感無奈地指出。
在這種情勢之下,中日“政冷”僵局一時還難以出現較大的轉變。
日本國內的政經分離與中日“經熱”的延續
那么,這種局面是否影響到經濟層面,導致中日經濟關系漸行漸遠,出現“政冷經涼”的局面呢?《中國新聞周刊》在東京就此問題采訪了新日中友好21世紀委員會日方主席小林陽太郎。
小林陽太郎除了擔任新日中友好21世紀委員會日方主席外,也是日本最大的經濟團體——經濟同友會的終身干事。作為富士施樂公司的董事長,他是日本財界領袖之一。小林曾以個人的名義在去年9月直接批判過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那以后不斷有右翼的宣傳車開到小林家門口,采取謾罵、放噪音的形式向小林施加壓力。2005年年初,有人往小林家大門口放置了火焰瓶,讓壓力進一步升高。就在本刊采訪他的前一天,小林回家拆看來信時,還發現有人寄給他了一發30毫米口徑手槍的子彈。
小林陽太郎認為:“現在日本國內的政治與經濟出現了分離。”他指出,泡沫經濟的破滅令日本經濟界對長期以來政、官、商之間過分緊密的關系進行了反思,因此目前日本政經兩界的關系不像以前那么緊密。這或許也是日中間的“經熱”沒有能夠推動“政冷”改觀的原因之一。今后該如何妥善處理這種分離的狀態,加強日中兩國的經濟交流,日本企業確實面臨著不少課題。“但加強與中國的關系,這是日本主要經濟團體的一個共識。”小林說。
在中日政治關系不那么和諧的時候,中日經濟交往沒有受太大的影響,其原因何在?小林陽太郎分析,還是由于中日之間存在經濟上的互補,經濟交往對兩國都有利。
1月26日,日本財務省發表了一組讓日本人覺得既在情理之中,但又多少有些意外的數字:戰后日本最大的貿易國從美國轉為中國。2004年,日本對華貿易(包括香港在內)比上一年增加了17.0%,達到22.2萬億日元,比只增加了1.1%、數額為20.5萬億日元的對美貿易要高出了許多。而且這種趨勢短期內不會出現逆轉,中日貿易今后還會不斷地壯大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貿易額大幅度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企業把生產據點轉移到了中國,是日本企業調整生產結構的結果。
回想2002年,當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進口產品最多的國家時,“中國威脅論”曾一度風靡日本,日本媒體也大大地炒作過。
但是,在日本對華出口迅速增長以后,“中國威脅論”漸漸消退。按日方的統計結果是,2004年與2002年相比,日本對華出口增加了2.44倍,進口只增加了1.71倍。
與此同時,日本企業界正在加緊對華投資,尤其是加大了在高附加價值的零件、材料、半導體制造裝置等方面的投資力度。歐姆龍公司的涉外部主事立石真太郎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歐姆龍將在2006年向中國投資300億日元,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500億日元。到2008年歐姆龍在中國的總銷售額最終將達到1500億日元。”
日立制作所專務董事中西宏明則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表明了他們更大的一個設想:把該公司的中國業務經過整合后,成為中國城市建設的一個力量 除了人們日常接觸到的家電產品外,日立現在在中國的業務主要集中于生產發電設備等大型機電產品。中西說:我們要把日立的技術捆綁到一起,為中國提供一個綜合性的服務。為此,日立到2006年要把對華業務規模擴大到70億美元(相當于7200億日元)。
《中國新聞周刊》還采訪了新日鐵、京瓷公司、朝日啤酒、資生堂等一系列日本企業,這些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但在中國業務上意愿相同:看好中國發展,愿意加大對中國投資,并加快從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到以中國為消費市場的轉型。此外,日本經濟界人士還普遍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即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次第舉辦,中國經濟發展在今后五年內將迎來一個新的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