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政治就是這樣的,最終要靠理性的對話,要靠在對話中尋求妥協,達到共識。”——曾蔭權
本刊記者/陳曉
身著深色西裝,系一枚藍地紅花的飛龍領結——2005年3月12日晚8點3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香港政府總部記者室,宣布接棒董建華,出任代理特首。
這個曾在年初表示,將于2007年告老歸田的香港政務司司長,在60歲這一年,迎來了政治權力的又一個高峰。
當記者問他是否堅持2007年告老還鄉時,曾回答:“最重要的是,我們知道,現時有新的發展,我現在面對的工作是要搞好選舉,使香港人盡快得到一個新的特首。另外,我要做好政務司司長的工作,使香港一般經濟、社區方面平穩與穩定,這是我首要的任務。其它的問題,我現在不會想。”
雖然6個月后將進行正式的特首競選,但還是有當地評論稱“曾蔭權時代”到來。
自稱“喝香港水,流香港血”的曾蔭權,1967年以預科學歷晉身政務官行列,30多年在行政官場內步步高升——2001年因陳方安生辭職而接任政務司司長一職,現在又因董建華辭職而任代理特首,成就港產“公務員”的治港傳奇。
警察的兒子,哈佛的碩士
與其他港產高官不同,曾蔭權出身貧寒。父親曾云是一名警察,收入低微。曾家五子一女與父母,一家八口,20世紀50年代居住于香港荷里活警察宿舍。由于是家中長子,曾蔭權很小已經要打工幫補家用。
出身警察的父親崇尚“藤條”教育方式。作為家中老大,曾蔭權經常會成為父親責打的對象。在他的記憶里,童年幾乎每周都會被打一次。
“我記得小時候無知,買錯了隔夜面包,又給爸爸打一頓。有次他吩咐我買豆腐,我不懂得,買了回來發現是餿的,又要挨打。”曾這樣對香港媒體回憶說。
但藤條下的教育,無損曾蔭權對父親的敬愛。父親對他們的教育,除了言傳身教外,最重要的一筆就是要求他們記周記。當時曾云長期駐守偏遠的粉嶺,要求曾蔭權和二弟每周寫一篇周記,留待自己周末回家批改,以了解孩子們的學業和生活情況。這為曾氏兄弟打下了良好的語文基礎。
另一位對曾蔭權影響很大的人,是香港華仁學院的穆嘉田神父。這位曾蔭權最尊敬的老師對學生要求極高,常常因為學生的一點紕漏大發雷霆。他曾在課堂上朗讀曾蔭權的英文作文,狠斥他文法錯漏,并將他的作文簿擲在地上,吐口水羞辱。這種嚴厲的做法,讓曾蔭權印象深刻,養成了其日后寫作行文嚴謹的習慣。
兩位對曾蔭權影響至深的人都性格暴烈,曾蔭權的火暴脾氣也是公開的秘密。
在他出任財政司及政務司司長等高級職位時,在內部會議中,曾如果與他人意見不合,也會拍桌子,擲毛巾。多次與曾蔭權爭論西九龍問題的文化評論人胡恩威直言,曾蔭權為人喜怒形于色。
現在每天上班前,曾蔭權會順道到香港中環花園道若瑟堂祈禱。他說,在禱告中會祈求天主賜他謙遜,因為他自幼霸氣,在爭論中喜歡“死都拗翻生(嘴上不認輸)”。
中學時候的曾蔭權成績只算普通,會考的十一科中,還曾經有中國文學及歷史不及格的成績。
因此他仕途一路亨通之后,和青少年學生對話時,也鼓勵他們不要因為一時的成績或一次考試就喪失信心。
預科畢業,曾蔭權被香港大學建筑系錄取,但由于家庭環境拮據,身為家中長子,曾蔭權放棄升學的機會,20歲便投身社會。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輝瑞藥廠的西藥推銷員,后于1967年考取二級行政主任職系,加入政府公務員行列。
“初入政府做事,同事互相詢問是哪間大學。問到我,我只能說:我未讀過大學。”曾蔭權回憶起昔日情況,毫不諱言當時身邊多數同事都戴過“四方帽”,令他覺得自卑,以后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學歷。
不過,曾蔭權的自卑與遺憾,終于在他的不斷努力下化解。1980年,世界知名的美國哈佛大學,首次招收香港政府高官入讀一年制培訓課程。曾蔭權雖沒有學士學位,卻經上司推薦報讀。初時,校方質疑他的入學資格,直至看過他的工作履歷后,終讓他順利入學。他最后取得九科優的優異成績,成為哈佛的公共行政碩士,也是首位畢業于哈佛的香港政府高官。
“煲呔曾”造型成就個人風格
1995年3月7日,曾蔭權成為首位華人財政司司長。任命當日,曾蔭權在政府總部會見記者,發表講話前先向在場每位女記者派一支玫瑰花,笑言是“見面禮”,希望她們日后“手下留情”。
從此,曾蔭權成為香港政壇一顆引人注目的明星。
曾蔭權衣食住行講究,總是西裝筆挺,衣領上結一個與西裝顏色格調相配的煲呔(領結)。據稱曾蔭權家里放置了超過一百個領結,分布在衣柜內三個架上。他的“煲呔曾”形象,被認為是營造個人風格極為成功的例子。
香港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說,曾蔭權的領結搶眼而不刺眼,有幽默的卡通圖案,甚至有六十年代興起的意大利名牌的迷幻色彩圖案,“打破了高級官員的沉悶,有膽量。”
另一位時裝設計師文麗賢對曾的衣著也有很高評價,認為他很懂英國人的穿衣文化,在正式場合都穿得很醒目,有教養。
曾蔭權在中學時,曾參加班際英語話劇比賽,演出話劇《The Escape》,講述法國大革命時期,一群被囚禁在巴黎監獄的政治犯的逃獄經過。在華仁書院的校刊中還可以看到對曾蔭權演技的評價:“演技出眾,發音清楚自然正確”。他還曾在校內獲得羽毛球雙打亞軍。
雖然學生時代的曾蔭權還算活躍,但在好友眼里,現時的他,卻是一個嗜好幾近于零的“悶蛋”。在港府的《香港政府政務職系名錄》中,曾蔭權申報嗜好為:聽音樂和觀鳥。而收藏手表也是他少有的嗜好之一,曾喜歡以購買勞力士來獎勵自己,還不時與太太一起到街口買魚買肉。堂堂新任署理特首,還是街口商販眼中的住家男人。
曾蔭權一直與媒體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一位香港報紙的主編告訴本刊,曾經常就某個特定的議題,主動請媒體朋友喝茶溝通。
香港“財爺”
1996年3月,曾蔭權迎來首次大考——發表第一份財政預算案。這份預算案的主題,主要是改善民生,受到市民普遍歡迎。曾蔭權首次以廣東話及英語宣讀他的“處女作”,并在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內完成,比歷任財政司的預算案演示文稿來得簡潔。
預算案發表后翌日,曾蔭權出席電臺節目,受到不少市民致電贊許。他回憶說,當時做完這份預算案,心下忐忑,但在街頭看到出租車司機對他樹起大拇指,方覺心安,并大受鼓舞。
曾蔭權的理財哲學秉承前一任財政司司長夏鼎基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但在1997年的金融風暴中,他曾率領政府入市干預。
1997年7月中旬至1998年8月,著名“炒家”索羅斯聯同其它財力雄厚的“大鱷”,指揮旗下基金大手沽售港元,三度沖擊在港奉行多年的聯系匯率。猛烈沖擊下,港元兌美元匯率從高位迅速下降,跌勢令香港金融市場亂成一片。各大銀行門前出現一條一條擠兌美元的人龍,情況的緊急是自80年代中以來的首次。
曾蔭權先授權金管局通過外匯市場進行干預。經過數次角力,雖然港府的措施可一挫炒家們的銳氣,但成效有限。
1998年8月14日,港股已下跌接近6500點,是當時近5年的新低,要有效打擊貪得無厭的國際炒家,惟一最可行的辦法,只有政府直接入市干預。
8月14日早上9時半,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接到曾蔭權通知,港府決定干預股市及期指市場,對抗炒家。
在接下來近半月的“大戰”中,炒家不斷拋空股票,金管局則力接沽盤。經過14日的“肉搏”,港府終成功擊退炒家:8月28日恒指以7829點收市,成交額達790億港元,創出單日成交紀錄的歷史性新高。
成功擊退炒家后,曾蔭權在電臺節目中解釋港府入市的必要性:“炒家所拿走的,不單是金錢,更是香港金融制度的穩定和600萬人的信心。”后來在一次宴請傳媒時,曾蔭權坦言決定入市前夕,壓力大到半夜驚醒,偷偷落淚。
此后,特區政府將入市炒作而賺得的豐厚基金,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方式,還富于民。雖然政府入市干預一舉令港府一直奉若神明的“積極不干預”政策由此“破戒”,但同時成就了曾的另一樁得民心之舉。經此兩役,曾蔭權民望高企。
根據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有五成半受訪市民認同政府托市的行動,同時帶動曾蔭權的支持率上升,達65.1%,是回歸以來的新高。
除了在金融風暴中給市民送大禮外,令公眾印象深刻的是曾蔭權利用傳媒透露預算案可能加稅風聲,最終卻連年減稅的“狼來了”手法。
曾蔭權上任之初,以摩西不會向以色列人允諾迦南的樂土為喻,暗示沒有“大禮”給市民。但他的首份預算即把個人免稅額由79000港元增至90000港元。翌年的1997年過渡預算案,曾再次減稅,把個人免稅額增至100000港元。連續兩年減稅,令香港市民對他好感倍增。
一些經濟界人士認為曾的財政政策在當時香港財政儲備豐裕的情況下,雖然做到皆大歡喜,但卻為此后香港步入經濟衰退周期的財政赤字埋下伏筆,是“缺乏遠見的財政政策”。但由于擁有豐厚的政府財政儲備和減稅福利,曾蔭權出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的6年時間,已經成為市民緬懷的美好時光。而這段財政司司長的任職經歷,是香港市民擁戴曾蔭權履新代理特首的重要民意基礎。
曾蔭權的“香港家書”
2001年2月13日,曾蔭權出席香港青年協會的活動,與900多名中學生對談,當有學生問他,如董建華邀請他出任政務司司長,他會否婉拒時,他道出了一個小“秘密”:董建華找他商量政務司司長人選時,自己三次表示希望留任財政司司長現職。
兩天之后,董建華正式宣布,中央政府任命曾蔭權出任第二任政務司司長。
事后有人指責曾蔭權事前的聲明“口不對心”。但曾蔭權否認說,“過去34年,做過20個職位,經過19次調動。每次調動,從未試過老板叫我調任,我會拒絕、婉拒或者反對。”曾認為這是公務員最重要的守則。
一位香港資深政治新聞記者告訴本刊,在三十多年的官場沉浮中,從不違逆上司,是曾蔭權的一個特色。他秉承政治中立的政策,忠于上司的施政方針和理念。媒體對他的評價是一個非常“官僚”的人:即諳熟公務員體制的行事規則,又公事公辦。
但政務的處理上,曾給人的一貫印象是作風硬朗,不會議而不決。在西九龍娛樂區單一招標事件中,雖然受到媒體和公眾的非議,曾仍強力推行,并多次對文化界代表表示,西九龍問題,談不攏不如“一拍兩散”。
曾蔭權做事的另一個有趣的風格是,喜歡引用電影名稱議政。早在1994年任庫務司時,他呼吁學者應該挺身維護香港政府理財哲學,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談到政府財政狀況具透明度時,他將之比擬為《本能》的女星一樣,政府根本毫無隱藏。
在2005年1月6日的立法會議上,曾蔭權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動議》的致辭里,回應議員楊森和梁國雄批評數碼港是純地產項目,政府在其間向地產商輸送利益時,引用時下熱播的《功夫》作為自己的說辭。“現正上映由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功夫》,舉世矚目,這部電影是由先濤數碼公司在數碼港制作的,我有四張先濤給我的贈券,我送一張給楊議員,也送一張給梁議員,希望他們研究一下數碼港的威力。”
香港社會最敏感的話題就是政制改革。去年5月1日,曾蔭權透過香港電臺《香港家書》節目,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香港家書》是一個請香港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以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述個人感受的節目。
曾蔭權在這個節目中說,“面對當前的局面,我們最要緊的,不是只顧各自為自己的政治見解吶喊,而是冷靜下來,清晰及認真地考慮,如何在社會意見紛紜當中,理出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頭緒來,建立共識,好讓香港政制繼續穩步向前發展。”-(中新社香港分社記者張淑琴對本文亦有貢獻)
曾蔭權履歷
年齡61歲(1944年10月7日在港出生)
家庭妻子鮑笑薇;育有兩名兒子曾慶衍和曾慶淳
1964年香港華仁書院預科畢業
1967年加入政府任二級行政主任
1970年考獲政務官,任職離島理民府
1977年升任高級政務官,借調馬尼拉亞洲開發銀行工作,研究菲律賓和孟加拉的供水系統及鐵路發展計劃
1981年獲政府保送到哈佛大學進修公共行政學碩士
1985年任副常務司,負責落實《中英聯合聲明》
1991年任貿易署署長及總貿易談判代表
1993年晉升為庫務司
1995年任首位華人財務司
1997年任特區首位財政司司長,同年獲英國頒英爵級司令勛章(KBE)
2001年任政務司司長
2002年獲頒授大紫荊勛章
2005年任香港特別行政區代理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