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日前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取得了快速增長,成為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動機,推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基礎產業發展。但必須看到,中國制造業正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勞動生產率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專利技術……因此,中國制造業轉變增長方式已成當務之急。”
徐匡迪說,“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我們現在不到4萬美元一年,只有美國的4.38%,日本的4%,德國的5%多一點。同時中國的制造業能源消耗很大,污染比較嚴重,制造業的能耗占全國一次能耗的63%,單位產品的能耗高出國際水平20%至30%,全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67.2%為鍋爐排放;另一個差距是中國制造業產品以低端為主,附加價值不高。我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增加值率僅為26.23%,比美國、日本及德國分別低22%、22%和11%。”
徐匡迪指出,中國制造業面臨嚴峻挑戰,還表現在中國制造業受資源、環境以及缺乏核心專利技術等方面因素制約。他說,未來20年制造業的增長,如果單純依靠數量,這是資源能源和環境所不能承受的。
在談到中國制造業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面臨的挑戰時,徐匡迪說,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我們缺乏核心專利技術的局面。他介紹,2001年中國接受海外申請專利37800件,而我們自己到海外申請專利卻不到2000件,這2000件還主要集中在中醫藥和保健品上,很少涉及高新技術。在制造技術領域,我國的發明專利數只有美國、日本的1/30,韓國的1/40。
同時,我們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方面,投入經費不夠。2002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用于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的收支比為1∶0.1,其中醫藥產品制造業引進設備消化的比例較高一點,大概是1∶0.18;電子通信只有1∶0.13;作為計算機制造的IT核心企業,只有1∶0.01。而多數工業國家安排引進消化經費大概是引進項目總經費的3倍,日本在經濟振興期達到了10倍。
對于如何實現中國制造業增長方式轉變,徐匡迪指出,我們必須依靠科技進步,采用綠色制造技術,在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的同時,努力降低資源的能耗。中國制造業必須積極地承接世界制造業的轉移,要堅持對外開放,將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去。同時,為了接收世界制造業的轉移,我們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要努力加強研發力量,努力提高集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中國制造業從中、低端產品加工廠轉變為世界制造業中心之一。
他強調,中國制造業要取得大的發展,人才是關鍵。我們應以工程項目帶動科技進步,培養從設計、制造工藝到操作、管理的各類、各級優秀人才,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制造業在21世紀頭20年,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再上一個臺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建議,當前要著重提高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著手培育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升級,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要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當中逐步提升地位,轉變在分工中處在低端的狀態,由加工組裝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鼓勵發展國產品牌。同時還應制定鼓勵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和激勵措施,利用設備加速折舊、提供國產裝備的買方信貸或賣方信貸、技術改造貼息等政策,促進國產裝備市場的形成壯大。(李佳鵬、方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