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9日電 周小川日前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指出,中央銀行將密切監測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及時分析國民經濟狀況、物價水平等宏觀經濟指標,由此來決定下一步加息與否的問題。同時,他指出,中國的匯率政策主要考慮本國的因素,而不是個別國家的貿易狀況。未來的任務主要是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不是簡單地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
他指出,中國經濟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還不會像成熟的市場經濟那樣表現出明顯的經濟周期性。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由于經濟的周期性比較明顯,所以其利率調整也體現出周期性特點,一個階段是加息,一個階段是減息。中國的經濟周期性還不那么穩定,因此從利率的角度,我們還不能說現在已經進入了某個周期。
說到“負利率”問題,利率政策并不是說一定要保證在任何時候存款利率都是正的實際利率,它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
第一,我國的CPI環比漲幅有很明顯的季節性,可能一個月份CPI環比比較高,而另一個月份就不那么高;而CPI同比則受去年同期數是否有異常因素有關;因此不能完全用某一個時點的CPI漲幅來衡量實際利率水平是否合適。衡量實際利率水平是不是合適,還要建立在分析、判斷和預測的基礎上。
第二,我國的儲蓄率非常高,儲蓄被大量地用于投資,而投資又有些局部過熱,所以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講了,要擴大消費,通過消費來拉動內需。而如果存款利率水平很有吸引力,這與擴大消費需求也是有一定矛盾的。
第三,儲蓄轉化為投資,應當是通過多種渠道實現的。有通過銀行的存貸款系統實現的,有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的,還有通過直接投資實現的。從總體上看,現在太多的社會資金集中走銀行系統,較少的錢走資本市場,直接投資也偏少,所以我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或者說債務股本比例偏高。因此,我們也還要考慮讓一部分社會資金去選擇銀行系統之外的其它投資渠道。
存款利率政策并不是以實際利率是否為正為單一目標的。確定合理的利率水平,要綜合考慮各種經濟因素。
周小川還指出,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主要考慮本國的對外經濟、國際收支平衡等方面因素,而不是個別國家的貿易逆差或者順差。
從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情況來看,我們有一點經常項目順差,不算很大。同時,我們也需要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改革,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使中國在中長期更好地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保持金融穩定。
我們將積極穩妥、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并選擇合適的時機出臺。當然,由于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變得比以前大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會考慮這項改革對地區和全球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