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被西方媒體稱為中亞“民主之島”的吉爾吉斯斯坦,正是因為總統可能第三次謀求連任,導致了一場政治危機
本刊記者/劉婉媛
格魯吉亞“玫瑰革命”和烏克蘭“橘色革命”在獨聯體國家引發的政治地震,終于波及吉爾吉斯斯坦。
2005年3月13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親政府陣營的代表獲得了75個議席中的69個,反對派僅獲得6個議席。監督、觀摩此次大選的西方組織指責選舉存在舞弊和違規操作行為。此時,反對派從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開始發動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活動,要求總統阿斯卡爾·阿卡耶夫下臺。
3月24日,阿卡耶夫遠走他鄉。
不能統一的“革命”顏色
為了填補權力真空,3月25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任命反對派領導人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為代總理并行使總統權力。隨后,議會宣布,原定10月舉行的總統選舉,提前到6月26日進行。
另一位反對派領導人,吉爾吉斯斯坦前副總統費利克斯·庫洛夫被任命為安全部門負責人——5年前,庫洛夫被政府以“濫用職權”、“挪用公款”等罪名關進監獄,直到3月24日示威人群占領政府部門后,才被解救。
隨后,有關新議會的合法性,各方爭吵不休——巴基耶夫認為,新議會不合法,應由2000年選出的舊議會繼續執行議會權力;庫洛夫的意見則完全相反。
在新議會宣誓就職之后,舊議會仍然繼續工作,使吉爾吉斯斯坦出現兩個議會并存、相互發號施令的怪現象。
分析家普遍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吉爾吉斯斯坦反對陣營缺少一個可以統領全局的領軍人物。
在這場“顏色革命”中,反對派甚至不能統一革命的顏色,以致有些示威群眾身著郁金香黃色服裝,另一些人則披掛玫瑰粉色。國際媒體也跟著擺烏龍,一時稱這場運動為“郁金香革命”,一時稱其為“粉色革命”。
目前,吉爾吉斯斯坦的騷亂基本得到平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已經派遣憲法和法律專家前往吉爾吉斯斯坦,幫助解決議會爭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主任孫壯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的力量不足以控制局勢,因此,國際社會有必要對吉爾吉斯斯坦各派別進行調解和斡旋,促成各方盡快達成和解,形成一個各方能接受的政府,使吉爾吉斯斯坦政局走上正常的軌道。
3月27日,新議會合法性獲得承認,舊議會向新議會移交權力。
“民主之島”不民主
1991年,吉爾吉斯斯坦宣布脫離蘇聯獨立,阿卡耶夫當選為總統。上任后,阿卡耶夫在政治上推行改革,在經濟上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方針。由于阿卡耶夫在政治上采取較自由、寬松的政策,美國和西方將吉爾吉斯斯坦視為中亞一個民主的樣板。許多非政府組織蜂擁而至,吉爾吉斯斯坦因此被稱為“民主之島”。
但是,這次導致阿卡耶夫下臺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為他政治上的走向引起非議。 在任15年里,阿卡耶夫逐步擴大手中的權力,他通過1996年和2003年兩次公投修憲,使吉爾吉斯斯坦政治體制逐步傾向于總統制,并為自己一路連任總統創造了法律條件。
2000年10月,阿卡耶夫第三次參與總統競選,他占用了電臺和電視臺90%的時間來宣傳自己,并讓自己的一些競爭對手,因為不能通過嚴厲的吉爾吉斯斯坦語考試或其他技術原因,被取消參選資格。
與此同時,阿卡耶夫的一些親屬占據吉爾吉斯斯坦政治和經濟要害部門,也引致老百姓越來越多不滿。
今年舉行的議會選舉中,阿卡耶夫32歲的女兒和28歲的兒子當選議員,此事引起更多的猜疑和埋怨——雖然阿卡耶夫曾多次聲明屆時他將引退,但是人們擔心,阿卡耶夫會在原定今年10月舉行總統選舉中再次謀求連任,或是把權力權棒交給其親屬,使吉爾吉斯斯坦政治成為阿卡耶夫的“家族生意”。
導致這場政治危機的另一個原因是經濟問題。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后,政府雄心勃勃地引入市場經濟,但因不能完全擺脫計劃經濟模式,經濟難以擺脫困境,南北之間的貧富差距逐步拉大,民族矛盾日益突顯。
在這次發生一系列反政府抗議活動最為激烈的南部城市賈拉勒阿巴德和奧什,更多的人是因為貧困,改善生活的機會很少,才走上街頭。
中亞局勢影響深遠
吉爾吉斯斯坦政壇大地震,已經在鄰國引起一系列的反應。
3月25日,近千名白俄羅斯群眾上街游行,要求總統盧卡申科下臺。示威者表示,他們受到了吉爾吉斯斯坦政治風波的啟示。去年秋天,白俄羅斯通過一場全民公決,允許盧卡申科無限期參加總統選舉。
烏茲別克斯坦的反對派也對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奪權成功表示飲羨。去年12月,烏茲別克斯坦舉行了議會選舉,一些選舉監督機構認為,該選舉缺乏公正性。明年12月,哈薩克斯坦將舉行總統選舉。分析認為,納扎巴耶夫總統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
由于地緣位置的原因,吉爾吉斯斯坦的政局穩定,對中國乃至世界至關重要。美國和俄羅斯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附近都設有空軍基地,兩個基地之間相距只有幾里——這是世界上惟一既有俄羅斯空軍基地又有美國空軍基地的國家。
近年來,吉爾吉斯斯坦通過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加強與俄羅斯在安全領域的合作,而與美國關系有所疏離。今年2月,阿卡耶夫拒絕了美國在其駐吉爾吉斯斯坦空軍基地部署間諜飛機的要求。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有著一千多公里的邊境線,自從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以來,中國通過該組織與中亞國家加強了合作。
吉爾吉斯斯坦的南面是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些專家警告,如果中亞地區政局動蕩,民族矛盾受到激化,將為活躍于該地區的伊斯蘭極端勢力提供更好的生存土壤,使其進一步發展壯大。
目前,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極端組織主要有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伊斯蘭復興黨、伊斯蘭解放黨、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等。不過,近年來,有關各國通過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和國際反恐聯盟對這些組織進行了堅決的打擊,遏制了極端勢力的發展和蔓延。
巴基斯坦記者阿麥德·拉什第在《圣戰:伊斯蘭激進派在中亞的崛起》一書中寫道:“如果對中亞的局勢放任自流,一場巨大的社會及經濟危機會在中亞爆發,唯一的受益者只會是極端組織,而遭殃的不僅是中亞,而且是整個世界。”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