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六日電 (記者 朱大強)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了《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進一步擴大司法救助范圍,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對于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該《規定》對二000年七月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作了重要修訂,擴大了司法救助的范圍,明確了當事人符合下列十四種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傷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傷,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新發布的《規定》還簡化了司法救助審批程序,對當事人請求緩交訴訟費的,由審判人員或合議庭報審判庭庭長審批即可。減交或免交的審批程序也相應簡化。
據了解,人民法院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司法救助近五年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緩、減、免交訴訟費案件一百零八萬件,涉及金額五十三億元,使一大批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通過司法救助的方式,依法行使了訴訟權利,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