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費孝通在北京逝世,一名扎根群眾、扎根弱勢群體的社會學家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悲痛之余,透過費老近一個世紀的人生路、思考路,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有良知的思想者,在中國剛剛過去的坎坷的一個世紀中,身體力行扎根弱勢群體的偉大實踐和體驗。
從《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鄉土中國》、《生育制度》、《鄉土重建》、《皇權和紳權》,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小城鎮大問題》、《行行重行行》,多達500萬字的等身之作,不僅僅見證費孝通作為一個學人在學術造詣上的碩果豐功,更見證了一顆經邦、濟世、拯民、忘我的拳拳赤子之心。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費孝通便通過他的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一舉奠定了自己在社會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在他的導師布-馬林諾斯基為此書所作序言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那可愛的河流,縱橫的開弦弓村。他將看到村莊的河流、橋梁、廟宇、稻田和桑樹的分布圖,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這個村莊。他將欣賞到具體資料、數據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間很協調的關系。對農村生活、農民生活資料、村民的典型職業的描述以及完美的節氣農歷和土地占有的準確定義等都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深入的確實的資料,這在任何有關的中國文獻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沒有一種對自己的國家、人民深沉的熱愛,沒有一種對于國家振興和民族崛起的高尚的使命感,沒有一種基于人類正義和良知的對于弱小者的同情,相信費孝通不會在他的治學生涯中始終如一的扎根于社會的最底層,相信上面所描述的精彩也很難在其著作中出現。
在費孝通眼里,沒有什么“泥腿子”、“土包子”的概念,田間壟上,他看見的是一個個血肉之軀,是自己的同胞,是一個個平等的朋友。費孝通在江村調研時,一直住在周文昌老人家,按照他的說法,“費老問得最多的就是村民的收入怎樣,誰干什么工作,做什么活,一年能掙多少錢,還要教給村民怎樣發家致富。”他喜歡走進村民家里,和村民吃住在一起,住農家院,喝農家水,聊家常,問長短,在田間地頭獲得第一手資料。
可以說,是一種扎根群眾、扎根弱勢群體的治學路線,成就了費孝通崇高的學術地位和經世濟民的致用人生。他先后提出的“小城鎮建設”、“鄉鎮企業”、“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等研究成果,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群眾中獲取思考的力量,在實踐中尋找治學的靈感,在尋常的生活和交談中,發現我們身邊的社會最需要什么,這就是費孝通成功的秘密。
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3月14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了這樣兩段話:一是“我想起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一位經濟學家叫舒爾茨的一句話,他說世界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么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數貧窮人當中,又主要是以農業為生計的。如果你懂得了農業,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
透視費孝通在社會學方面扎根底層和農村的學術人生,結合總理上面這段有關經濟學和經濟學人的諄諄絮語,從費孝通的“窮人社會學”到溫總理的“窮人經濟學”,我們在思考、治學和人生方面,又能得到什么新的啟示呢?
(來源:檢察日報,作者: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