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七日電 題:能源成阿喀琉斯之踵中國能否破題有術?
中新社記者于晶波
從前不久落幕的博鰲亞洲論壇到今日拉開大幕的北京《財富》論壇,再到本月下旬即將開鑼的北京科博會,“能源專場”從未在近期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盛會的主要議程中“缺席”。
能源話題之所以達到時下的熱度,顯然與自二00三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遭遇較為嚴重的能源瓶頸約束有關。
近兩年來,雖然中國能源生產及進口量均有大幅增加,但“煤電油運仍然偏緊”這一短句并未淡出人們視野,反而經過官方在不同場合的反復提及深植于公眾腦海。
在能源問題緊緊牽動國內官民神經的同時,伴隨中國對進口石油依賴度的上升,海外又一波有關中國“能源威脅論”的暗潮亦在涌動。不容回避的是,被一些學者稱之為人類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的能源命題正迫切等待著能源消耗大國——中國的破題之答。
而在海內外等待答案的過程中,執掌中國能源“大印”的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的一舉一動正備受關注。
今日現身于北京《財富》論壇的馬凱直面“能源”這一敏感話題,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將“立足國內”解決能源供應。
馬凱的此番表態絕非憑空想象。
以剛剛過去的二00四年為例,這一年中國煤炭產量高逾十九億噸,能源需求總自給率達至百分之九十四;而從未來計,中國有三分之二水電資源尚未開發,煤炭探明儲量占地質儲量比例很低,發現新油氣田仍有可能,核電、風電、生物質發電亦還有很大發展余地。在石油儲備方面,中石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同海今日有言,“作為商業儲存來講,我們能達到二十天以上,成品油的庫存能力在半個月以上,完全綜合來看就是三十五天,這不含國家儲備。”由此可見,中國能源供給遠未到山窮水盡地步。
事實上,水能、風能及太陽能蘊藏豐富的中國已極富戰略眼光地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破題的重要途徑。
據官方披露,中國將逐步提高優質清潔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到二0二0年將由目前的百分之七提高至百分之十三,總計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將替代化石能源約四億噸標準煤。
而就在馬凱就能源問題進行表態的同時,一個旨在加強能源統一規劃的更高級別的能源管理機構——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在加速設立。凡此種種,無不彰顯中國破解能源命題的堅定決心與積極姿態。
“中國的發展,過去不曾、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對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脅”,馬凱于此次《財富》論壇所做的政策宣示聽來擲地有聲。而此番政策宣示之后,如何在龐大能源消耗的新一輪經濟增長中,確保“阿喀琉斯之踵”不被利箭射及,中國的破題之旅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