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美國聯邦商業部于三月底公布了一份關于在美理工科留學生和外籍研究人員使用科學儀器條例的修改意見,要求來自中國等十二個國家的留學生和外籍研究人員,必須獲得許可方能使用實驗室儀器。
嚴格限制悄悄進行
美國商業部這份“修改意見”60天的公眾咨詢期將在本周五(27日)結束,但很多受影響的學生及大學教職員,對此全不知情。
柏克萊加州大學發言人表示,柏克萊加大并沒有就商業部的修改意見單獨尋求教師或學生的意見,而是由整個加大系統負責提交意見。
有不少海外學生就讀的斯坦福大學發言人佩納亦稱,學校研究生和研究政策部門正在搜集公眾意見。但是,多名史丹福的科學工程教授卻表示,他們對此事并不知曉。
據了解,“修改意見”毋須經過國會的討論和表決,也毋須總統簽署。商業部如果在本周五前沒有收到重大的異議,修改意見將得以全面實施。
敏感器材范圍廣泛
根據“修改意見”內容,來自中國大陸、印度等十二個國家的理工科留學生和外籍研究人員,將被強制向政府申請許可,且使用的每一個科學儀器都需要單獨的許可證﹔否則,這些留學生和外籍研究人員連最基本的計算機系統、半導體,甚至是顯微鏡和望遠鏡,都無權使用。同時,商業部更將“使用”具體化為“包括運用、安裝、維護、修理、檢查或更新等所有形式”。
對留學生限制逐漸加強
據了解,在美國出口管理條例中,向留學生傳授科學知識一直被視為出口的一種,對于敏感學科更有不少限制。
自1950年代,從麻省理工學院回到中國的杰出科學家錢學森成為中國導彈之父后,各種規范控制條例和機構就相繼誕生。如若違反,將面臨高達一百萬元或十年監禁的懲罰。1985年生效的“國家安全決定第889號指令”提出了“基礎學科”的概念,即以出版和學術為目的的大學研究不受這些條例的限制。
911事件后,政府部門質疑留學生不加限制的科學研究將威脅到國家安全。2002年9月,國會總審計局首先向商業部發難,直指其疏忽于許可證的審核和發放,而沒有為國家安全提供完備的保障。
一年后,商業、能源、國防等部門的聯合調查又發現,包括史丹福和柏克萊加大等大學并沒有遵守出口控制條例,“泄露的信息足以使留學生復制敏感技術,威脅美國”。
據悉,美國商業部今年推出的“修改意見”其實是基于200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名為“出口控制并不能阻止敏感技術流向在美國的外籍人士”。
手續繁多增行政負擔
部分知曉修改意見的人士表示,這些是帶有歧視和孤立主義色彩的控制政策,其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可行。
美國大學協會發言人拖維稱﹕“這是對留學生的歧視。”大學校園將出現兩個階層的學生,一些人可以毫無限制地使用儀器,而另一群學生只是因為國籍的關系而無權使用如顯微鏡等基本儀器。
此外,修改意見的實施預計將進一步威脅美國日益減少的留學生人數。斯坦福大學輔導室的律師克勞斯認為,來自那些國家的敏感學科留學生都已經通過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土安全局的審核,才獲得簽證。如此更進一步的控制除了讓聰明人離開美國去其它國家發展外,并無其它積極作用。
據悉,對商業部來說,修改意見的實施意味著工作量的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