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7日電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載文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重化工業階段,石油安全問題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至關重要,是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問題。石油戰略的建立和實施必須有金融上的保證,建立石油金融戰略體系已成當務之急。
文章稱,中國石油安全的真正問題并不是供給不足,而是市場上的價格風險,保障中國金融體系和國民經濟的安全和長期穩定發展。這就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石油金融戰略,以支持國內石油產業的發展,改善中國石油的定價機制并爭取國際石油定價權。
制定有關石油的貨幣金融政策戰略。一個思路是把金融安全與石油安全合并考慮,把單純的貨幣儲備及外匯儲備與石油等資源的實物儲備、期貨儲備密切結合起來,把石油期貨倉單視為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參與外匯組合。截至2004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高達60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由于存在國際匯率風險,外匯儲備本身就有一個安全構成的問題。我們可以把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聯系起來考慮,通過變換資產存在形態來提高金融資產的質量,規避金融風險和匯率風險,同時也能提高中國抵御國際油價劇烈波動沖擊的能力,增強中國的石油安全。
建立石油產業發展基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建立國家石油產業發展基金,一方面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石油市場和石油期貨市場的運作,另一方面支持企業的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為了保證中國石油生產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當石油價格低于石油生產企業的成本時,可以申請國家價格風險勘探基金,保證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的持續進行。
逐步建立和做大石油期貨市場,爭取國際石油定價的話語權。應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利用期貨交易規避價格風險。從國際石油定價機制來看,中國有必要建成一個發達的、完善的石油期貨市場,謀求國際石油定價的話語權,發揮中國在國際石油價格體系中應有的影響力。2004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貨推出以來,其價格指導作用初步顯現。今后應進一步開發石油期貨品種,增強中國在國際石油價格體系中的作用,改善中國企業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地位。(黃運成、馬衛峰、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