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三日電(記者王永志)在十三日此間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論壇”上,東盟問題專家翟崑指出,CAFTA是一個為中國、東盟經濟發展,為商家謀利的合作框架,但在這一進程中,存在四個風險,應該未雨綢繆,預作規避。
現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的翟崑說,第一風險是戰略風險。他認為,未來十年,中國將進入一個高風險期,面臨“戰略機遇期”與“矛盾突顯期”的沖突。而東盟設計的大國平衡戰略,也受到自身問題較多,難以達成共識,整合速度較慢,以及一些外部大國篡奪主導權的挑戰。
其二是經濟風險。翟崑認為,中國和東盟經濟上有若干共同風險,如國內宏觀調控與世界經濟發展自身規律的矛盾;能源壓力急劇上升并混入民族主義因素,如南海爭端;脆弱的金融體制;外資困境,多了擔心加劇價格和技術轉移,跨國公司壟斷,環境污染,少了又發愁缺少支撐經濟發展的血液;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落后等。
其三是社會風險。中國和東盟都面臨復雜而多層次的社會矛盾,如中國的貧富差距導致的社會不公平現象增多,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一些東盟國家還面臨恐怖主義的威脅。城市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也在東盟和中國蔓延。
此外,還有生態風險。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成本急劇上升,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侵蝕,以及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人的健康,并限制了東南亞和中國的經濟增長。
為此,翟崑認為,應建立CAFTA研究的地區網絡,加強對CAFTA面臨風險的研究,給政府、商家提供真正能化解、緩解風險的可行方案,使之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