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片|圖片庫|圖片網
        時 尚 |汽 車|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當金領不如收垃圾? 透視中國高才生另類擇業觀

        2005年06月29日 10:16

          同濟研究生“垃圾王”的二重唱

          休學一年,從事廢品回收。同濟大學在讀研究生高志軍說,“白領金領都不如收垃圾”;是耶?非耶?且任人評說,但在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大背景下,這位給人感覺像極了地產大亨潘石屹的年輕人,亦給四處奔波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擇業思考。

          在明年3月回到課堂之前,高志軍,上海同濟大學王牌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的研二學生,將暫時告別他喜歡的專業。今年5月,他和校方簽訂了一份合同,根據這份排他性協議,3月起,他將休學一年,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南校區、彰武路校區和滬東校區進行廢品回收工作。

          不過,這并不是校方的一項懲罰性措施,或是勤工儉學,而是他主動提出的一項承包計劃。

          廢品回收?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的許多市民眼里,那些騎著三輪車、搖著鈴鐺,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外來務工者,或是衣衫襤褸的“拾荒者”,已經給了他們太多印象,相比之下,與一個擁有高學歷的在讀研究生掛上鉤,這未免有些新奇。

          高志軍對這些看法并不怎么在意。當然,準確地說,他從事的是一個廢品回收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工作,名片上寫著他的身份——“同濟大學校內廢品回收站業務經理”。

          6月17日,正是大學生們畢業離校的季節,同濟大學各校區內,路邊已經擺起了折價出售的舊書攤;不時有學生匆匆從記者身邊經過,或是一臉笑意,或是面色沉重。這是大學擴招后畢業生就業的第五個年頭,來自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預計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338萬,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

          高志軍不同,同濟大學的王牌專業已經為他鋪就了一條坦平的就業之路。按同濟大學內的公開說法,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一畢業就能找到至少10萬年薪的工作。一邊是人人羨慕、前途明朗的職業,一邊是讓人感覺頗不體面、前景難料的廢品回收事業,高志軍何以棄高就低?

          惟一經校方認可的校園“垃圾王”

          休學從事廢品回收,因此而在校園內聲名大噪的高志軍并不“異類”——除了那輛近幾年絕少見到的28加重型自行車。他皮膚黝黑、身材瘦高、戴一副黑色眼鏡、滿臉笑意,像極了中國地產界大亨潘石屹。

          在記者采訪中,高志軍的業務手機不時響起。接完電話后他就會拎著手機走出來,用方言對貨場上閑著的工人高聲喊著。穿著同濟大學后勤統一綠色制服的工人于是迅速地騎上三輪車離去,不出十幾分鐘,拉回來一整車五顏六色的舊書。

          高志軍,32歲,江蘇鹽城人。2003年考入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就讀研究生之前,他是老家鹽城建筑公司一名有著7年從業經驗的技術員。

          今年3月,在對廢品回收市場幾個月調研的基礎上,高志軍寫出了一份《成立物資回收利用公司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據他保守估計,僅僅是在同濟本部和滬東兩個校區,開展一年廢品回收純利至少有30萬元。4月29日,憑著這份報告,并經與校方有關部門長達三個月的協商和談判,校方最終與高志軍簽訂了為期一年的排他性協議,他成為惟一一個通過校方審核、在校內獲得承包合同的同濟大學學生。

          垃圾回收中的就業、生財之道

          高志軍的廢品回收站從5月1日正式開業至今已有一個半月。此時的同濟大學校園內,隨處可以找到印著高志軍手機號碼、沒有經過任何設計的白色名片。3月份才從滬東校區搬出的高志軍,在生意繁忙的這段時間幾乎又回到了以校園為家的從前。只不過,棲身之處變成了回收站旁的一間簡易平房,這是他聘用的工人們的宿舍,兼臨時辦公房。下雨天,他就和工人們在平房內一起玩“斗地主”的紙牌游戲。

          同濟大學學生對這位休學回收廢品的高志軍都有所耳聞。有人理解,也有人表示擔憂。兩名正在校門口等車的學生則說:“誰不愿意自己做老板,不過現在就業這么困難,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賺多少錢我們已經不關心。”

          白領金領都不如收垃圾?

          而對人們普遍流露出來對廢品回收行業的不屑一顧,高志軍則相對坦然。“白領金領都不如收垃圾。”推著那輛高大的自行車,他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社會上大部分人對廢品回收這個行業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面。其實,廢品回收是一本萬利,很多東西是沒有成本的。按照常規,這行的毛利最少在30%。”

          在高志軍看來,廢品回收行業甚至比一些所謂白領甚至是金領的工作還要有發展的潛力。“因為競爭小,職業人群素質普遍很低,加上國家對環保事業的逐漸重視,一個大學生在這里絕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高志軍萬分肯定地表示。

          “廢品回收行業和很多學科都有交叉。拿我學的土木工程專業來說,就能準確評測出企業委托廢品回收企業拆除一棟廢棄建筑的成本。”高志軍說,一棟房子在拆除后到底能拆出多少噸鋼筋的評估,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承包行為是否盈利。

          而這同時也給處在就業壓力下的大學生一個就業的機會。在提交給校方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中,高志軍曾強烈建議學校成立物資回收公司,并爭取得到支持在上海全市布點統一收購。他在調研報告中這樣說:“如果對回收物資進行一些初加工或深加工,利潤回報相當巨大……參照致公黨的提案,整個上海市直接經濟效益在11億元以上,形成8萬人的產業隊伍。”

          據他了解,目前上海最大的廢品收購公司——上海鑫港廢品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僅有79人。據2004年數據,整個上海市回收利用行業正式協會會員只有800多家,從業人員2.5萬人。

          高志軍說,當他想到這么大的市場擺在面前,又沒有人競爭時,他就再也無法靜下心繼續學業了,“這種機會也不是一直都會等著我。”而從另一個角度說,他“早就從社會這所大學博士畢業了”。

          高才生們不一樣的擇業觀

          200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近340萬人,上海高校畢業生總數也將達17萬人。據估算,全國至少有80萬名畢業生要面對“一畢業,即待業”的窘境,其中,上海可能會超出3萬人。

          2004年6月和11月,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社會調查中心主任楊雄分別對上海市部分高校畢業生開展了實地調查,并在近日提供了這組數據。

          這與高志軍本科畢業的1996年形成了天壤之別。高志軍回憶說,當他從中國礦業大學礦井建設專業畢業時,盡管這個專業并非什么熱門專業,但找工作不是難事,當時根本就沒有“大學生就業難”的說法,甚至,連“雙向選擇”還是個新詞匯。

          “真正出現就業難的問題應該是在2001年。大多數人認為,直接原因就是1997年開始的高校擴招。”在高志軍看來,就業難同時也是一個結構性問題,現在的大學生擇業觀念陳舊、就業功利性太強,因此很容易出現“扎堆”現象,熱門行業擠破頭,冷門行業無人問津。

          也正因為如此,高認為自己的經歷可供借鑒和示范——即便是看起來不那么體面的廢品回收行業,對高學歷的人才來說,仍然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他也承認,如果不是因為家族的背景,和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那么,他也不可能去做廢品回收行業。

          創業難還是開頭更難?

          原本一心想開辦一家IT公司的復旦大學網絡學院計算機系大四學生蔣鵬和張勇,則是另一個讓人鼓舞的例子。去年9月,他們通過“品牌加盟”的方式,在學校附近的武東路和松花江路接連開了兩家餛飩店,現在,每家店平均每天能賣出250碗餛飩,每月能賺兩至三千元。

          “和以前相比,這兩年大學生創業有一個明顯趨勢,從高科技公司轉向了從事現代服務行業。”華東師范大學華光學院創業培訓中心主任余立波說,最近揣著“小飯店經營計劃”、“家教公司籌備書”前來咨詢的同學越來越多了。自主創業,正是政府為分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提出的主導性政策之一。

          一年之后的就業形勢會是如何?高志軍可以相對從容,而他的室友、信息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董益平,則沒有那么樂觀。在高志軍忙于回收廢品時,董益平同樣沒閑著。一個月前,他做起了復旦、同濟等名校考研熱門專業課試卷和課堂筆記的買賣,從學生手里低價買進,再通過網絡賣給外地的考研大軍。

          “本科畢業時一起競爭崗位的有100多萬人,明年研究生畢業時一樣也有100多萬人。”董說,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完全抵消了他通過考研提高的競爭力,面對這一現實,即使是身為名牌大學學生的他也不得不及早接觸社會,為自己擇業增加砝碼。這種想法,在他周圍的研究生中非常普遍。

          說這話時,董益平頗有些無奈。

          【轉載自:上海《外灘畫報》;作者:邵嘉翔(轉載時有刪節)】

         
        編輯:張磊】
        :::相 關 報 道:::
        ·研究生休學收垃圾稱一年可賺30萬 校友稱其昏頭
        ·計算機系大學生不作IT賣餛飩 薄利多銷生意紅火
        ·優秀大學生求職屢碰壁 母校門前烤肉串生意興隆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色鬼777久久免费观看 | 婷婷在线分类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 日本日本乱码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