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四日電 題:圓明園“渴”望環評報告出爐
中新社記者吳慶才
炎熱七月,圓明園正在渴求一場及時雨。
自四月一日被緊急叫停以來,因湖底防滲工程被挖得底朝天的圓明園大小湖泊,就這樣在節節攀升的高溫下,“滴水未沾”地靜觀著事態的發展,這一拖就是整整三個月。
這是一種多方博弈時最微妙的寂靜,恰如高手過招,僵持得越久,表明對抗越劇烈,事態越復雜。就圓明園而言,不同意見的專家、學者、官員、環保人士、普通民眾以及圓明園管理方等多重力量已處于僵持的格局。
而被期待打破僵局的,是一份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然而這個“燙手的山芋”從最初無人接手,到如今的“難產”,的確讓圓明園等得花兒也謝了。有消息稱,在持續高溫的燒烤下,圓明園湖邊的樹木花草已經開始發黃,有被活活“渴”死之虞。
報載,這份千呼萬喚的環評報告終于在六月三十日的最后期限上交給國家環保局,內容可能在本周公布,但最終作出決定至少要在三十五個工作日之后。一份看似普通的環評報告因何如此難產?內中又有多少曲折,多少奧妙,多少故事,耐人尋味。
據傳,環評報告從總體上支持防滲工程,有人驚嘆這是民意的失敗,它駁回了以蘭州大學教授張正春為代表的拆除防滲膜的民間疾呼。其實不盡然,無論這層“膜”是否拆除,圓明園事件已經具備了標志意義,它讓人看到了一種可喜的公共力量正在健康而茁壯地成長。
三月底,張正春在人民網發布的那篇揭露圓明園事件的文章,攪亂一池春水。使得一場未經審批、未經環評、未經聽證、自以為是的防滲工程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從權威專家到普通市民,從耄耋老者到稚齡小童,無不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看似與己無關的圓明園事件上。
這種崛起的公共意識,推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圓明園防滲工程事件聽證會,就此,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標簽意義的案例,充分彰顯民意影響力。
這個事件集納了當下最熱門的關鍵詞,諸如:公眾知情權、民主監督、科學決策、聽證會、環境影響評價、民族歷史、文物保護等等,這也使得這一事件的標簽意義更具警示作用。從這個角度,環評報告是否反對鋪設防滲膜,都已經退而其次,更重要的是對民意的尊重,是對科學決策的孜孜以求。
現在,經受持續高溫“烤”驗的圓明園正在“渴”望著環評報告的出爐。民眾亦期待著更有效率的民主決策,讓久拖未決的圓明園事件盡快塵埃落定,充分體現法治的尊嚴和民意的訴求,如此,無論環評報告支持何方,都是民主和科學的一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