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四日電 題:博愛基督徒 抗日忠烈魂
——重慶歷史文化名人劉子如愛國抗日二三事
中新社記者 郭麗
重慶市政府日前組織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評選曾為重慶歷史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已故歷史名人。各界反復比較研究,經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新中國成立前西南地區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教育家和愛國者劉子如等歷史人物,被重慶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人”。
劉子如,名華璋,字子如,一八七O年出生于重慶綦江金靈鄉石窩寨(今屬萬盛區金橋鄉)的一戶窮苦農民家庭。十三歲成為孤兒,流落到重慶,飽嘗人間艱辛。在渝期間,劉子如憑借過人的智慧和膽識,刻苦鉆研經商知識,以其頑強不撓在云譎波詭的商海中搏擊,先后在重慶、四川、貴州等地創辦了系列企業和數十家公司,成為富甲一方、聞名遐邇的商人。
劉子如在創辦實業的同時接受基督教洗禮,以基督徒身份接觸了許多社會名人,如蘇曼殊、老舍、郭沫若、馮玉祥等。他先后創辦了重慶私立孤兒院、中華基督自養美道會、重慶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綦江縣私立青山孤兒院等慈善機構。他創辦的孤兒院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如江竹筠(紅巖烈士)、余躍澤(原重慶市副市長)、劉璧如(今香港上層知名人士)等。
劉子如不但是位享有很高聲望的實業家、慈善家、教育家,同時還是一位讓人敬佩的愛國者。一九一五年,日本逼當時的袁世凱政府簽訂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之時,劉子如就發下“何日與日開戰,我劉子如立即上戰場”的誓言。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六十七歲的劉子如立即從上海回四川,同溫少鶴、何魯、何北衡、康心如等社會名流組織重慶后援會。并慷慨陳詞:“東北各地抗日軍只憑血肉之軀與日寇相搏……親愛的四川同胞也一定不能坐視……我們要自信,中華民族決不能被日寇滅亡。我們不能聽天安命,要聚集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向前線的抗日軍支援到底……”隨即向政府請纓抗敵,親自上陣。
經當時的國民政府批準,劉子如以“重慶抗敵后援會戰地服務團團長”的名義,立即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率領一百三十余人的團隊從重慶出發,順江而下到達漢口、南京及九江等烽火連天的抗日前線,慰問抗日將士,全力以赴支援抗戰。
有人問他:“這么大年紀還出來抗日?”劉子如說:“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今強敵壓境,危在旦夕,國將不國,豈能茍安,子如雖不能持槍沖鋒殺敵,但可演講號召,組織鼓動,疏導民眾,搶救傷員,盡區區國民攙救民族沉淪之天職耳!”
劉子如在前沿陣地搶運傷員時被敵炮炸傷,仍堅持不下火線。在前線三年中,與戰地服務團的團員們工作生活在一起,生活、勞軍等所需款項均由己出。他常出入新四軍軍部。軍部派人給他當秘書。后因家事返川,臨走時,新四軍軍長陳毅感其愛國熱情,題贈劉子如大幅照片:“送給站在抗日最前線的劉老團長留念”。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委員長蔣中正之名也給劉子如頒發了“服務前線,卓著成績”的褒獎狀。
一九四八年,劉子如因病在故鄉逝世,家屬遵其遺囑,給他穿兩件布衫,薄棺入土,葬于石崗坪。
重慶萬盛區委書記張遠林對記者表示,劉子如的愛國精神、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是一種凝聚力、感召力和戰斗力,挖掘他的史實,宣傳他的事跡,對豐富重慶近代史,構建和諧社會有積極意義。
據悉,萬盛區委、區政府近日專門成立了“劉子如文化項目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擬將其打造成為豐富旅游文化內涵的載體,提升萬盛區對外形象,帶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