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八月三日電(記者路梅)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關系研討會三日在鄭州閉幕。
來自大陸各臺灣問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臺灣各高校大陸研究所的學者、及兩岸交流民間組織負責人和“民意代表”等百余名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參加了會議討論。
研討會共提交論文五十余篇,議題主要是圍繞當前的臺海形勢展開,包括《反分裂國家法》出臺以后兩岸關系的形勢,連宋訪問大陸以后的影響,國民黨政權交替對兩岸關系的影響,臺灣政治風向轉變的可能性,臺灣經濟和兩岸經濟關系的走向,如何落實做好對臺灣人民工作等等。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劉紅說,研討會的整個討論過程中,出現了“百花齊放”和“一種聲音”同時并存的情況。“百花齊放”指的是每個學者都可以自由充分表達意見;“一種聲音”是指大家談的都是如何推動兩岸的交流和實現兩岸的“雙贏”。兩岸學者雖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見解,但也都是基于一心一意搞交流,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共同理念之上的。兩岸學者求同存異,因為“同”有討論的需求,因為“異”而有討論的動力。
第一次參加這個研討會的臺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說,在研討會上,他沒有感覺到絲毫限制,能夠充分地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與大陸學者坦誠交流。他說,和平和發展是兩岸最大的共識,兩岸關系并不是死結,而是可以解開的活結。兩岸人民多交流,進而交友、交心,就能增進彼此的理解,將心比心,解開心結。
該研討會于八月二日開幕,進行了兩場大會發言和兩輪小組討論。會議閉幕之后,兩岸學者將共同參訪著名的文化古城開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