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4日電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載文章指出,近期臺灣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濁流,完全是民進黨“臺獨”理念的本能反應,其潛在的危害性不可低估。
文章稱,臺灣島內的所謂“去中國化”運動,起源于李登輝執政時期,在民進黨上臺后愈演愈烈,已發展成一股在政治、歷史、社會、文化、教育、對外關系甚至軍事等領域全面鋪開并形成相當規模的逆流。其主要表現有:
在政治上,全面清除島內重要場所一切帶有“中國”、“中華”意涵的標記與符號。臺當局的頭面人物在公開場合盡量避談“中華民國”,而以“臺灣”或“福爾摩沙”取而代之,在口頭上及正式公文中用“中國”指稱“大陸”。陳水扁還聲稱“中華民國最好的簡稱是臺灣”,企圖移花接木,變相更改“國號”。
在歷史上,無視兩岸間的客觀歷史聯結,把“臺灣史”與“中國史”、“本土文物”與“中國文物”人為分開,將“本國史地”的考試范圍限定為“臺澎金馬”,視孫中山為“外國人”、國民黨為“外來政權”,否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為“臺灣地位未定論”尋找根據。
在社會上,利用自己的執政地位及對媒體的掌控,把“中國”一詞“妖魔化”,并與“臺灣”對立起來,主導成立名目繁多的以“臺灣”為名的“本土社團”,強迫原來冠以“中國”、“中華”或“中華民國”的全臺性民間社團“正名”,嚇阻一切認同中國或中華民族的言論。
在文化上,極力割裂“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內在聯系,突顯臺灣文化自身的“主體性”,大力扶植“本土研究”,加緊籌設獨立于中文系的“臺灣文學系所”,修建一批“本土性博物館”,改采用與大陸相區隔的“通用拼音”。
在教育上,大幅修改教科書的編纂體制與課程綱要,全力推行所謂的“臺灣主體性”教育,用“臺灣觀點”歪曲歷史,加大各種層次與性質的考試中“臺灣本土”的命題比例,強行推動“臺語”教學,弱化“國語”的地位,甚至聲稱要回收各小學印有“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作業本。
在對外關系上,把推動“無邦交國代表處的更名案”作為工作重點,圖謀將臺駐外機構一律改名為“臺灣代表處”,在新版的“中華民國護照”上加注英文“臺灣”,甚至鼓吹要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在軍事上,強令臺軍全部清除基地營區所有宣傳“統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的標語口號及臺軍內部刊物、軍人服飾和重要裝備上一直使用的“中國”字樣,更新《政戰工作訓令》,將過去臺軍“為中華民國而戰”的理念,改為“為國家生存和發展而戰”,改變過去以大陸地名作為軍方總機代號的做法,企圖切斷臺軍與大陸的一切聯系。
文章分析指出,民進黨當局之所以突然加快“去中國化”步伐,其背后有著多重考慮。首先,這完全是該黨“臺獨”理念的一種本能反應。盡管民進黨當局近來不斷強調“中華民國”、“不改變現狀”、“不排除與大陸發展任何形式的關系”,但實際上其“臺獨”立場并未有任何改變,追求“獨立建國”仍是民進黨的最高理想與終極目標。因此,利用權力盡一切可能推行“臺獨”路線,培植與塑造“臺獨”的民意基礎,也一直是其施政的重點。
尤其是,由于去年底以來島內外形勢發生很大變化,陳水扁通過“公投”、“制憲”、“正名”方式謀求“法理臺獨”的“激進式臺獨”之路基本上已被阻斷,“大路不通改小路、直線不行走曲線、激進不成變漸進”,便成為一種現實選擇。
其次,阻止“中國熱”的進一步升溫,為“臺獨”保“根”。民進黨幾乎一直扮演著阻礙兩岸交流、強化分離意識、制造兩岸對立的負面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所引發的兩岸良性互動的加強,及島內民眾對大陸觀感的大幅好轉,自然會讓該黨有“執政之根”與“臺獨之根”被挖之憂。激進“臺獨”勢力驚呼,兩岸交流正一步步“瓦解民眾心防,模糊敵我界限”,如進一步實現兩岸“經濟整合”,無異于走向更高層次的“漸進式統一”。在這樣一種焦慮與驚恐的狀態下,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地推行“去中國化”運動,希望能以此平衡與抵消臺灣經濟與社會思潮的“中國化”趨勢,保住自己的命脈。
再次,鞏固“深綠”地盤,為今年年底縣市長選舉爭取選票。(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孫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