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承認自己對最年輕的詩歌作者了解不多,事實上當下的臺灣詩歌已經不再是主流。
-散文比詩歌受歡迎
筆者:近年來,詩歌的讀者比較少,你對臺灣和大陸最近幾十年的詩歌出版狀況有什么印象?
余光中:我的印象中,大陸詩人出書都不那么容易。大陸的出版界、讀者都叫我詩人,但事實上我在大陸出的書十有八九都是散文。而在臺灣,雖然我寫詩比寫散文早,可迄今我的詩歌出了18本,散文才出了11本。據我所知,在臺灣,詩人出一本書也不容易,新人或者已經不流行的舊人,一般一版2000冊,要銷掉一版就很不容易。不過能銷掉兩三版的也有十多位詩人,其中少不了的人有鄭愁予。
筆者:在臺灣走紅的詩人,是不是都受大陸讀者歡迎?十幾年前紅極內地的洛夫、席慕容,他們在臺灣詩歌界的地位如何?現在是否還繼續寫作?
余光中:包括洛夫、席慕容等等,在臺灣都還很有地位。有的詩歌雅俗共賞,有的“雅賞”為多,因此造成讀者的成分有別。席慕容詩歌雅俗共賞,比較流行,就是專門去評論她的人不多。鄭愁予也屬于雅俗共賞。洛夫以“雅賞”為主,沒那么受大眾歡迎,但是評論家對他的評價都很高。但情況也有差異,有人一生只出過一本書,但地位很高,因為這一本實在寫得很好。我出的詩歌和散文數量相當,像我這樣在臺灣出十多本詩集、散文的不多。
-新一代詩人少人關注
筆者:讀者對臺灣詩歌的最新發展了解不多,印象中新生代詩人里面出頭露面的也不多。請問臺灣詩歌流傳的渠道主要是什么?新一代詩人中較突出的有哪些人?
余光中:新的詩人,包括有中年一代的和年輕一代的詩人。中年一代的包括白靈、羅青;年輕的就很難說,他們還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但幾乎沒有很俗賞的,因為他們多受到“后現代”文藝思潮的影響。這一代的詩人里面,有七八個一年能入選《詩選》———這一年一度的《詩選》,是由民間出版社單獨選出來的。還有一個指標:看入選教科書的多不多。以前入選教科書的多是“五四”時期的:朱自清、徐志摩,晚一點是梁實秋;現在選入初中、高中國文課本的當代臺灣作家越來越多,比例已經超過上世紀30年代的作家作品。當中很多又是詩人———因為小說家盡管很有名,可是即使短篇小說也很占地方,于是通常是詩歌、散文收入課本。在臺灣,看一個作家是不是有地位、有沒有讀者,就看幾樣東西:教科書有沒有選;年度《詩選》有沒有選;各種“選集”有沒有選。另外也看香港、大陸,有時候也看作品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地位如何。還有各種排行榜,不過就是這樣:銷路好的,也不見得一定有評論者或學者寫論文評它。評論家重視的,可能會因為這個人的作品中有“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后現代主義”———總之凡是美國傳過來的流行趨勢,學者都會關注,但一般人都不怎么感興趣。
-大陸詩歌不怎么流行
筆者:臺灣詩歌界受的沖擊,除了美國,在受歐洲的影響方面呢?
余光中:以前我們會受奧地利的里爾克,或者英國當代的艾略特、葉芝影響;現代的歐洲詩人對臺灣已經很少有影響,臺灣主要以“鄉土文學”為主,不同香港,受過英國殖民,有英語教育傳統。像余秋雨《文化苦旅》這類,講中華文化的,很多人愛看;可是“臺獨”的不會看,他們通常受日本影響,看日本文學,基本都懂日文的。這些又是很復雜的情況了。
筆者:大陸的詩歌和文學作品在臺灣出版情況如何?
余光中:北島在臺灣出過詩歌,也出過散文集,可都不是那么暢銷,但圈子里面大家都知道他。舒婷出過散文,沒出過詩集———大陸詩人在臺灣總的來說都不怎么流行。倒是莫言的小說是個例外,臺灣文壇只有十幾年前興起過一陣“大陸熱”,也是來自莫言的影響。
臺灣人對莫言小說里的魔幻色彩特別著迷。不過主要也就是受“同道”小說家的注意了,對一般讀者還是沒多少沖擊。
余光中小傳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2年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LOWA)藝術碩士。1964年和1969年兩次赴美教書。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被稱為臺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已出版詩集、散文集、評論集、翻譯集共40余種。(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張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