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霆
(節選)
目前美國有10多家華文日報,但在東西兩岸出版、發行、銷售的只有4家。它們是《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和《僑報》。臺灣“聯合報系”于1976年2月12日在紐約創辦的《世界日報》,經過將近39年的耕耘,已根深葉茂,發行量和廣告占有量已居各華文日報之首,但為了搶占日益龐大新移民市場,最近這兩三年該報對中國大陸的報道做出了巨大的投入。
首先,它利用報系派駐在大陸的記者,每天向該報提供有關大陸的時政、經濟和社會新聞。其次,在形式上該報繼《僑報》和《星島日報》之后,于2002年采取橫排的編排方式。第三,《世界日報》加大了對中國大陸報道的篇幅,并將之單獨集結成輯。以2005年6月22日的《世界日報》為例,“大陸新聞”輯被安置在C輯,共5塊版,其中一版為彩色圖片的“神州采風”版。此輯的篇幅與該報B輯的“臺灣新聞”輯等量。最后,在涉及中國大陸的新聞報道和言論上,《世界日報》也出現了轉變。譬如說,它“大陸新聞”輯的首頁頭條消息雖不時刊登一些未經證實的政治傳聞,但也經常刊登一些正面消息;其社論和“北京觀察”專欄也時有從“民族情感”出發為“中共當局”說話的言論。
1924年在三藩市舊金山創刊的《金山時報》,是美國現存發行歷史最悠久的華文日報。香港“星島報系”1968年在紐約開辦的美國《星島日報》,追隨其后居第二位。
香港“明報系”旗下的美國《明報》繼1997年4月8日在紐約開辦“美東版”之后,于2004年4月在三藩市推出“美西版”。該報采取的營銷策略是,以社區新聞作為主打的品牌。中國新聞(包括大陸、港澳臺新聞)、美國新聞和國際新聞等,除非是特別重大或慫動性、刺激性較強的,才能占據該報頭版的篇幅。多數時間,不約而同同時出現在其他3家華文日報頭版的重要時政新聞,《明報》是利用導讀引入內頁加以披露。
在美國4家主要的華文日報中,美國《僑報》比較特殊。它和《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不同,背后無報系,而是由十幾位美國華人華僑于1990年在紐約創辦。
《僑報》初始為周刊,于同年8月改為日報,隨后于1992年和1994年的6月1日相繼在三藩市和洛杉磯推出“美西版”。該報的另一個特點是,在美中建交后關系最困難的時刻,立場鮮明地支持美國政府承認的北京當局。1990年1月5日,該報發表了《我們同在一條船上》的發刊詞。這篇宣示美國《僑報》創報宗旨的文章強調,從美國華人華僑的切身利益出發,必須推動美中關系的發展和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所以該報自面世以來,一直側重對中國新聞尤其是大陸新聞的報道,并在這個領域建立起了一定的權威。然而,在美國華文日報的意識形態色彩轉淡、各報反對臺獨的立場趨于一致而且都把爭取大陸新移民當作首要之務的形勢下,《僑報》的優勢漸失,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超過了其他各報。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移入大量大陸新移民之后,免費的華文社區報刊不但開始大量冒現,而且開始沖出美國華文傳媒傳統市場的疆界。形成這個趨勢的原因,首先是新世紀的華裔移民極具開拓性,他們是以事業的發展而不是鎖定傳統華人聚居地為安家落戶的選擇,因此形成了華人群落的新聚居地;其次,上述4家華文日報主要是在紐約、三藩市和洛杉磯出版發行,其新聞報道的涵蓋度已無法滿足其他城市讀者對當地華人新聞的需求;第三,由于華文出版科技的發展簡化了從打字、編輯、排版到印刷的流程和工序,也由于發達的華文新聞網站提供了可茲“共享”的新聞源,從而大大降低了出版報刊的成本;因此,第四,當某地形成了一定的華人市場,華文刊物就應運而生。以與紐約一河之隔的新澤西州愛迪生市為例,盡管《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和《僑報》每天都在該市銷售,但到了周末就有《美洲時報》、《美洲新聞》、《新州周報》、《新象》等免費供人取閱的周刊。
這些刊物多以周刊、三日刊的形式出版。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強調“地方化”的內容俾同日報有所區隔;利用免費贈送的方式大批量發行以招攬廣告。值得注意的是,此新興市場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引發了過去幾年這類刊物間的兼并和集團化的行動,前者如2001年12月在紐約創辦的《美洲時報》并購了一些資本小、營運不善的周刊后,向新澤西、波士頓和美京華盛頓強力出擊;后者如1979年6月在休斯頓成立的《美南新聞》與一些刊物采取策略聯盟形成了“集團”,建立了擁有《美南新聞》、《達拉斯時報》、《華盛頓新聞》、《芝加哥時報》、《波士頓新聞》、《亞特蘭大新聞》、《西雅圖新聞》、《北加州灣新聞》、《圣路易新聞》和《波特蘭周報》的“美南報業傳播機構”。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興起廣播事業的國家,而廣播也一直是美國最普遍、最個人化的一種媒體。目前廣播電臺的主要聽眾,是那些開車上下班的上班族,然而他們也開始受到了收費的,但音效清晰、頻道多、可量身打造節目內容的衛星電臺的強烈誘惑了。由于洛杉磯是個必須以車代步的城市,該地的華語廣播電臺背靠此優勢,穩固地拉住駕車族聽眾。此外,諸如“洛城雙語廣播電臺”、“洛杉磯中文廣播電臺”和“洛城之音”這兩年制作的節目更加貼近社區,并且還從鄉情入手,增加了一些與大陸同業聯手制作的節目,吸引了特定的聽眾群。紐約華語廣播電臺所面臨的,則是一個與洛杉磯同業截然不同的局面。首先,紐約的公共交通如地鐵、公共汽車十分發達,而市區交通擁擠,泊車位不但昂貴而且一位難求,民眾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比例占絕大多數;其次,紐約市作為新聞之都,媒體營運成本原已高出其他城市,而廣播頻道無論是調頻(FM)頻道還是調幅(AM)頻道有限,其租金和售價更是天文數字;第三,由于紐約市高樓林立,功率低的調幅廣播電臺在這片石林之中,無法有效地廣播。因此,紐約自1976年5月第一家華語廣播電臺(粵語廣播)開播以來,只有1998年改換廣播功能的“中國廣播網”和2001年3月啟播的“紐約華語廣播”使用調幅廣播,其他兩家主要的華語廣播電臺——“華語廣播電臺”和“僑聲廣播電臺”——都是用調頻副波來廣播。
2004年美國華語電視發展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一年的10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臺與美國第二大衛星電視公司——“回音之星”EchoStar合作通過Dish Network,推出中文“長城平臺”套裝。此套裝頻道包括中央電視臺的四頻道及娛樂、戲曲、電影、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6個頻道,此外,還有包括北京臺、福建臺、廣東臺、湖南臺、江蘇臺、山西臺和上海臺等7個省、市臺頻道。與之搭配的還有鳳凰臺、亞洲電視臺和華夏影視臺等電視臺的節目。這些節目包括有12個普通話頻道、兩個粵語頻道、一個閩南語頻道、一個英語頻道和西班牙及法語頻道各一個。此全方位展現今日中國的“平臺”,不僅滿足不同口味的華裔觀眾的需求,更為美國的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觀眾打開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
粗略的統計,美國現有華語電視臺約10多家,主要集中在洛杉磯、三藩市和紐約。這些電視臺主要是租用無線或有線(Cable)頻道播放節目,提供的節目主要是大陸制作的連續劇和臺灣制作的娛樂綜藝。當地制作的節目則以新聞為主。由于同業間的激烈競爭,新聞節目近年來已成為各華語電視臺短兵相接的戰場。在這些華語電視臺播放的新聞節目中,除剪輯諸如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東森衛視”和美國主流電視臺的影音片段外,自行采訪的當地社區新聞的比重正不斷加重。
相對于基本飽和的美國華文日報市場,以及美國法律對境外報刊在美出版發行的一些限制,美國的華語電視市場不僅具有潛力,而且因為法律對外資在美開設電視臺的要求不苛嚴,因此吸引了勢力雄厚的境外華語電視公司開始進軍美國市場。繼香港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下屬的“鳳凰衛視美洲臺”于2001年1月在洛杉磯啟播之后,臺灣的“東森美洲衛視”也于2003年在洛杉磯開辦,并于同年9月取得“北美世華電視網”的經營權,更名為“美洲衛視”全力出擊。
本文為原文節選,綜述全文請參見即將出版的《2005年世界華文傳媒年鑒》,未經允許,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