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1日電 最新一期的《半月談》刊載了專訪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前駐日大使徐敦信的文章。
文章指出,30多年來,中日關系在各個層面都有很大發展,給兩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也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了貢獻。在冷戰結束后的新形勢下,中日兩國關系出現了困難。近年來,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大國意識日益膨脹,對華政策當中消極的一面逐步凸顯,問題接二連三,人們開始警覺、不滿和表示擔心。
就如何解決中日之間存在的問題這一問題,徐敦信指出,中日關系中的核心問題有兩個,臺灣問題和歷史問題。因為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歷史問題涉及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
徐敦信說,在臺灣問題上,我們希望日本能夠按照中日之間的三個政治文件辦事,最好能做一點有助于我們統一的事,如果不能做到也罷,至少不能阻礙我們的統一大業,這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基礎動搖了,中日關系就會動搖。
徐敦信表示,歷史問題的最終解決,我看靠兩條:一靠日本民眾的覺悟。日本大多數老百姓是不要戰爭,希望和平的,但是對那場戰爭的是非曲直,很多人還弄不清楚。戰后初期,錯失“撥亂反正”的時機,現在只能多花一點時間了。二靠外部推動。這些年來,亞洲鄰國圍繞歷史問題堅持原則,進行必要斗爭是有成效的。我們既要堅持不懈地多做工作,又要避免急于求成,要照顧到日本的大多數。
徐敦信還指出,對于中日之間的能源問題,雙方完全應該摒棄對立,加強合作。因為兩國都是能源消費大國,都缺乏能源,且各有長處,中國雖然缺乏油氣資源,但煤炭很多,而日本的節能技術全球領先,如果中日能夠合作,這不是很好嗎?
徐敦信特別強調指出,至于釣魚島問題,領土主權不能相讓,但正如鄧小平講的,下一代比我們更有智慧,可以留待以后解決。實際上,小平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倡議,就是共同開發,開發出資源大家共享不是很好嗎,這在我看是迄今為止惟一的一個最佳方案,但日本一直沒有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