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第三階段CEPA安排昨天公布,符合原產地規則的所有香港產品,明年可以零關稅進入內地,涵蓋法律、會計、銀行、證券及旅游等10個范疇的服務貿易,內地明年也向香港提供23項開放措施。協議意味,兩地將實現貿易自由化,內地13億人口市場的大門完全對香港敞開。
這對香港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其中內地在今年年初因應美國和歐盟實施特別保障措施而征收的出口關稅,不再適用于在外發加工措施下屬香港原產的紡織及成衣產品,更顯示中央對香港呵護備至,避免貿易糾紛殃及香港。
CEPA第一、第二階段實施以來,為香港帶來29,000個職位。截至今年2月底,涉及CEPA從香港輸往內地的零關稅貨物總值為14億元。服務貿易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香港工貿署共收到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申請829份,核發788份。這顯示CEPA對香港經濟的成效已逐漸顯露。但是,CEPA使用率遠遜于預期,究其原因,是本港未提出與CEPA相配套的優惠政策措施,鼓勵本港新型制造業發展和專業服務界北上開拓市場。
第三階段CEPA顯示中央對香港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支持范圍和深度不斷擴展和深化,凸顯“政策優勢”成了香港新的特色優勢。特區政府和業界應抓緊時機,利用中央挺港的特殊過渡階段,將CEPA的“政策優勢”轉化為新的競爭優勢,盡快推動經濟發展和轉型。
第三階段CEPA令人矚目之處,是所有香港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入內地。中央將內地市場的大門完全向港產品敞開,用意非常清楚,就是希望香港利用零關稅優惠吸引新投資,鼓勵重建新型制造業。香港應提出與之相配套的優惠政策措施,招商引資,吸引那些從海外引進優質品牌、高附加值環節及進口高關稅原材料的行業,在香港設廠生產,帶動制造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扭轉香港產業空心化局面,解決結構性失業、經濟易受外界影響發生過大波動等問題。針對全部港貨獲免關稅出口內地,商界指出未必每一個行業都可以受惠,需要較高技術的行業會受惠較多。這恰恰說明,CEPA有助發展高技術、高增值產業。(摘自香港文匯報10月19日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