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初美好的設想到無數次的雙邊和多邊談判,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并沒有隨著15年漫長歲月的飄逝而瓜熟蒂落。在日前剛剛閉幕的第四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原本會后啟動自貿區談判的計劃由于國家間立場的嚴重分歧被再度擱淺。
“世界第一”的難產之苦
由美國第53屆總統喬治.布什于15年前倡導的美洲自由貿易區計劃在其后來的接任者手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小布什入主白宮六年來,更是樂此不疲的奔走呼嚎,并在第三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成功劃定了2005年12月結束自貿區談判的最后期限。
構建美洲自由貿易區是美洲國家近一個世紀中最大規模的經濟行動。這一北起美國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火地島的龐大經濟板塊一旦建成,必將形成一個擁有近9億人口、購買力達17萬億美元的全球第一大共同市場,同時他將囊括三分之一以上的世界經濟總產值,控制五分之一以上的全球貿易總額,與歐盟和東盟相比,FTAA無疑將坐上了全球自由貿易區的頭把交椅。
實際上美洲自貿區建立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它無與倫比的龐大“身軀”,其更加深刻的蘊涵在于他將改變和左右西半球的貿易、就業和投資,而且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極大的影響。各種數據表明,全球貿易的增長大部份源于各種業已形成或正在建立當中的集團的內部貿易的增長。因此,像世界上其它地區正在建設中的貿易區一樣,啟動美洲自由貿易區,就意味著向建立一個廣泛的經濟集團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過去十多年的時間中美國為FTAA的建立在34個國家之間進行著穿梭式的溝通,但已經舉行的十余次部長級會議談判多是不歡而散。及至第四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公開釋放出了“埋葬自由貿易區”的凌厲語言,而且與委內瑞拉站在同一陣營的還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與此同時,日前召開的第三屆美洲人民峰會發表的《德普拉塔最后聲明》強烈要求美洲各國政府立即徹底停止有關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一向樂于頤指氣使的美國總統布什面對著如此強大反對與抗議聲也不得不作出“自貿區計劃已經擱淺”的客觀判斷。
美國的角色之癢
作為美洲自由貿易區的發起人與倡導者,美國為了加快談判的進程,在最近幾年中不斷地向拉美國家拋出誘人的“橄欖枝”。如美國承諾美洲自由貿易區建成之后,除了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已覆蓋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美國從其它西半球美洲國家進口的65%的消費品和工業品關稅將立即予以免除,到2015年所有此類產品的進口關稅都將免除。
美國對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如此地賣力并非僅是沽名釣譽,其良苦用心可謂不言自明。一方面,歐洲國家與拉美越走越近的趨向形成了對美國在西半球歷史地位的挑戰,無獨有偶,近期亞太諸國如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也紛紛表示愿意同拉美國家建立自由貿易關系,這更令布什總統坐立不安。
然而,盡管美國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利地位并爭分奪秒地加快美洲自貿區的建設步伐,但美國在對一些拉美國家行動遲緩提出指責的同時,并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構成了阻礙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最大力量。目前,美國仍然對農產品的傳統補貼不愿撒手,美國國會恪守的反傾銷法也構成了對美洲自貿區的將來威脅。如果美國不取消其眾多的反傾銷法,將不可能實現簽署美洲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目標。
拉美伸張話語權
客觀地分析,美洲自由貿易區能否按照已經確定的時間表出籠并不完全取決于美國的一相情愿。最近幾年,拉美地區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南美洲一些國家政局動蕩,委內瑞拉發生未遂政變,阿根廷爆發經濟危機,玻利維亞社會騷亂導致政權更迭,美國販賣的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張所造成的惡果使拉美社會反美情緒不斷高漲。此后,中左派政黨或政黨聯盟先后在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大選中獲勝,拉美左翼勢力崛起。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公開表示,不能按照美國劃定的美洲自由貿易區模式出牌。
對于拉美國家而言,與美國就FTAA所表現出來的核心分歧集中在雙方的貿易原則問題上。美國的貿易政策近年來已明顯地從“自由貿易”原則轉向“公平貿易”原則,其實質是強迫其它國家具有與美同等的貿易開放程度。但這正是拉美國家所不能接受的地方。許多拉美國家認為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貧困、建立公正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因此,建立自由貿易區之后,北美發達國家應為拉美貧困國家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并向廣大拉美國家開放市場,為它們參與自由貿易創造有利條件。
實際上,拉美一些國家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近些年來拉美經濟在平穩向前發展,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如貿易條件惡化、債務負擔越來越重,以及失業問題日益嚴重等等。這種客觀的經濟生態決定了許多拉美國家目前尚不具備參與自由貿易競爭的條件,而只有它們在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時綜合權衡利弊,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才能確保其經濟不會遭受太大的沖擊。
未來可能不是夢
無論是從美洲國家在FTAA上表現出的分歧嚴重性來看,還是按照FTAA的推進時間表計算,美洲自由貿易區已經到了極其關鍵的時刻。從美國與拉美國家目前所呈現出來的犄角勢頭分析,FTAA能否如時盡快進入實質性談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的政治決斷。而且由于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干擾,未來美洲自由貿易區可能會出現以下幾中趨勢:
一種是美國作出實質性的讓步,在貿易、投資、知識產權、市場準入和服務業等方面與拉美國家簽訂“一攬子”協議,從而成立真正意義上的自貿區;
第二是美國在農業補貼、反傾銷等關鍵問題上固守立場,但在知識產權、市場準入和服務業開放上同意拉美國家與自己簽署“自助餐式”的協議,即前者可以與美國達成較為遲緩、有限度、有區別的協定。
三是將南共市四國和委內瑞拉暫時甩開,成立由其它29個美洲國家組成的小FTAA。但這僅僅是一個“局部”形式的自由貿易區。對于美國來說,除了第一種形式的自貿區之外,另外兩種結果都離他的要求相距甚遠,因此,最終美國作出讓步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筆者試圖強調的是,由于美洲自由貿易區所要創建的是以美國為主導的西半球一體化,因此,其無論出現哪種結果都無法改變拉美國家被邊緣化的事實。也正是如此,未來很長時期內拉美最重要的事態之一,將是地區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和貫穿南北美洲的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美國力圖主導西半球貿易規則和拉美維護自身經貿權益的斗爭將拉鋸式展開,各國反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運動呈不斷擴大態勢。因此,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實際進程將復雜而曲折。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