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8日電 今天下午3時,國務院召開“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通報了當前艾滋病防治工作情況。
王隴德介紹說,當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一些地區和部門領導對艾滋病流行的嚴重危害認識不足。部分基層領導認為公布艾滋病疫情會影響當地的投資環境,不愿意公開宣傳和開展防治工作;有的認為當地的艾滋病流行不太嚴重,不會對當地社會經濟構成嚴重危害,防治工作力度不大;有的工作方法簡單,不注重科學防治;有的控制了采供血傳播,但對經吸毒、性和母嬰傳播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大多數基層領導對經性傳播艾滋病的主導性認識不足。
督導中發現,在一些省(區),多部門參與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機制還沒有形成,特別是在市、縣級顯得更為突出。有些地區甚至在部門內部也存在溝通不夠、工作脫節的現象。
(二)“四免一關懷”政策落實狀況不平衡。疫情較重地區的領導思想比較重視,“四免一關懷”等相關政策制訂、落實情況較好;而疫情較輕的地區對相關政策宣傳不深入,財力人力投入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病人不能及時得到抗病毒治療,因艾滋病致孤兒童的生活救助和免費上學得不到保證。據調查,目前,還有6個省(區)沒有制訂落實“四免一關懷”的相關配套政策。
(三)監測和檢測系統尚不完善,實際掌握的感染者比例低。截至2005年9月,我國已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為135630例,與估計存在的感染者人數相差較大,給落實防治政策措施,控制艾滋病傳播造成很大困難。
其主要原因,一是多數地區監測面太小,對吸毒、賣淫嫖娼、同性戀等高危人群未全部納入監測范圍;二是許多有高危行為的人員擔心社會歧視,不愿接受檢測;三是對流動人口、娛樂場所服務人員、入學入伍青年、新婚人群等開展檢測工作難度較大;四是有些地方擔心報告疫情上升會影響政績,影響地方經濟發展,不愿廣泛開展檢測工作,個別地方甚至不愿如實報告疫情。
(四)宣傳教育不夠深入,干預措施覆蓋范圍小。我國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水平偏低,自我保護意識差,社會歧視依然嚴重。盡管近年來開展了較為廣泛的大眾宣傳教育,但其深度、廣度、力度和實效性均與防治需求有較大差距。
(五)在流動人口中落實相關政策措施難度較大。我國每年有1.2億流動人口。由于他們接受艾滋病宣傳教育的機會不多、可及性不高和衛生知識匱乏等原因,使他們面臨艾滋病的嚴重威脅,是艾滋病防治的重點人群。此外,許多地方政府在制訂“四免一關懷”政策時,將本地戶口作為享受政策和提供服務的重要條件,使一些流動人口不能得到艾滋病防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