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資建房的理想和現實
年初開始,于凌罡個人發起集資建房倡議,打算通過非營利集資模式,購地開發精裝修板式躍層小戶型住宅,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都刮起集資建房的旋風。于凌罡一度獲得萬通支持,但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仍未成行。
點評:我們的法制建設、政府服務、土地政策以及人文心態與西方國家太多不同。有人說于凌罡是“在一個最不透明的行業里,玩一個完全透明的游戲”,成敗可想而知。
2、穩定房價而非打壓
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強調,政府針對房價的調控是要“穩定”房價,而不是“打壓”房價。在目前,居民家庭財產近一半是房產,“打壓”房價可能產生的消極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保持房地產價格基本穩定是當前房地產調控的重要目標,而調節的重點是:遏制投機性需求,控制投資性需求,限制拆遷造成的被動性需求,引導合理住房消費。
點評:宏觀調控不是要造就更多“負資產”,而是為了整體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
3、經濟適用房網上公示
6月,市建委透露,今后所有開盤的經濟適用房項目都要在網上公開登記和申請,并進行公開搖號。政府要對全過程進行監管,并將聘請公證員進行現場公證,目前正在探討可用購房人提供完稅證明的方式來作為申請購房的輔助條件。經濟適用房不再面向全社會敞開供應,重點考慮舊城改造、歷史文化保護區、奧運場館和市政工程拆遷居民以及國家機關公務員、標準租私房戶等居民的住房需求。
點評:不再為搖號排號辛苦受累,也意味著經濟適用房不再是許多百姓的選擇范圍。
4、38宗土地被收回
8月3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解除38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主要原因是受讓方未按約定的期限付清全部地價款。這是北京首次因開發商拿地后不交清地價款而解除土地使用權。
點評:以往開發商拿地后也有拖欠地價款的情況發生,交納滯納金及利息后一般仍可以繼續取得土地的使用權,看來以后沒得通融了。
5、央行建議“期改現”
中國人民銀行8月15日稱,“很多市場風險和交易問題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預售制度,目前經營良好的房地產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可以考慮取消現行的房屋預售制度,改期房銷售為現房銷售。”市建委相關負責人隨后表示,現在不合時宜,北京暫不取消期房預售制度。
點評:期房銷售的確帶來很大風險,但是如果現在就改,代價可能更大。
6、商業地產泡沫顯現
9月,由商務部、央行和國務院法制辦共同撰寫的《全國商業地產運行報告》目前已經上報國務院,報告指出,目前的商業地產價格偏高、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現象十分顯著,但商業地產占用銀行貸款余額過大的風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釋。此外,對于商業地產二次轉讓的限制性措施也被當做建議提出,會對中國商業地產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點評:隨著房地產企業做大做強,其觸角越伸越廣,但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商業地產,“蓋了就賣”的慣常做法逐漸危害到經濟安全。
7、北京居住全國排83位
9月13日,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公布了國內首部《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對GDP排名100位城市進行了排名,北京大多數指標都排名靠前,綜合城市生活質量全國排第4,而居住質量竟居第83位,也就是倒數第18名。結果令人意外和震驚。
點評:過分看重GDP讓我們長期忽視了人的存在、人的感受,忽視了城市怎樣服務于人并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遇。
8、業主欠費被強制執行
10月30日,朝陽區法院98名執行法官和法警兵分6路前往歐陸經典、芍藥居等13個小區,對57戶常年拒繳物業費的業主進行強制執行,16名業主被依法拘留,其中4名以撕傳票、砸攝像機、持剪刀威脅法警等暴力手段妨礙執行而拘留至期滿15天。其后又有多起物業欠費業主被強制執行。
點評:業主欠費是無奈,物業起訴也無奈,一個為權益,一個為生存,在建立龐大完善的考評機制之前,以往的收費方式是否應當改變?
9、大國企城開天鴻合并
北京兩家最大的國有房地產開發企業———北京城市開發集團和天鴻集團合并后組成的首都房地產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月26日宣告成立,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達到500億元人民幣,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包括海內外的十幾家三星級以上的中高檔酒店和旅游設施以及辦公樓宇。
點評:此次堪稱北京房地產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企業合并,不過其市場競爭力是否大大增強還有待實踐檢驗。
10、住交會搭建高端平臺
CIHAF2005第七屆中國地產節暨亞洲地產博覽會定于12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舉行,本屆住交會以“城市精神·亞洲商機”為主題,國際化和金融展成為最大特色。今年的中國房地產金融展因行業發展的需要和國家政策的調整,受到更多相關機構的關注,此外新增“2005中國高端不動產投資展”,這意味著國內的高端不動產在眾多的展會平臺之外,獲得了另一個全國性的對外展示舞臺。
點評:整合行業資源、滿足高端訴求、不斷創新是住交會在展會縮水的形勢下越走越穩的法寶。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姚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