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10日電 125名中國廣東的維和警察離開動蕩的海地回到廣東已有半個多月了。據(jù)《南方日報》報道,在前幾天的維和總結(jié)會上,回憶起8個月的海地維和歷程,回憶起子彈11次擊穿了他們的營房的驚險情景———維和警察們紛紛慨嘆:“出門不用穿著重重的防彈衣真好!”與警察們的話相對應的,是聯(lián)合國頒發(fā)的125個沉甸甸的和平勛章,他們仿佛在訴說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歷險。
國旗——險境中的精神支柱
廣東省公安廳宣傳處副處長陳衛(wèi)國在他的文章《在動蕩的國度里感受自豪》中這樣描述海地的早晨:“太陽撒播著金黃色的晨光,新的一天充滿希望和挑戰(zhàn)。”
在美麗的早晨中,升國旗無疑是125名廣東維和警察心目中最美麗的風景。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那一刻,是在國內(nèi)升旗時所不曾有的感覺!标爢T小徐這樣說。
8個月來,防暴隊先后承擔了太子港太陽城、貝萊爾等高危地區(qū)定點駐守、搜捕和解救人質(zhì)、機動巡邏、設(shè)卡盤查、要人警衛(wèi)、重要場所守護及大規(guī)模游行警戒監(jiān)控等多類勤務,共出警2500多車次,14000多人次,除日常勤務外,先后參與了近50次快速反應行動,制止現(xiàn)行搶劫9次,解救人質(zhì)13名。
政委馬偉靈說,8個月中,無論面對什么樣的險境,防暴隊員都沒有退縮過,沒有給中國警察丟臉,而國旗,永遠是隊員們最堅定的精神支柱。
冷槍——隨時面對死亡威脅
防暴隊大隊長彭云飛介紹,由于長期政亂,海地目前的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去年3月以來,先后有45名海地警察遇襲身亡。所以,在海地維和,隊員們每次出發(fā)執(zhí)行勤務,均必須全副“武裝”,以免遭受不測。
馬偉靈介紹,防暴隊剛到達海地的第一次駐防,就遭受到冷槍的襲擊。當時隊員們正在營房前的哨位上站崗,突然有流彈向營地飛來,把營房打掉了一個角,隊員們馬上警戒,但歹徒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在8個月的維和歷程中,冷槍和流彈的威脅始終存在,所以隊員們精神高度緊張。
“子彈11次擊穿了我們的營房!”馬偉靈說,在海地的維和歷程,他們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因為海地作為第五類任務區(qū),是僅次于伊拉克的“危險地帶”,流散在民間的有4萬支槍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挨冷槍。所以整個維和期間,他都要求隊員們打醒十二分精神,保持臨戰(zhàn)狀態(tài),確保安全。
為了應付冷槍,防暴隊員不得不每天穿上20多公斤重的防暴服。廣東海警一支隊戰(zhàn)士趙振泉、吳春生深有感觸地說,海地氣候炎熱,中午至傍晚營地內(nèi)的平均溫度在38℃以上,地表最高溫度可達50℃,每次出去執(zhí)勤時穿上防彈衣、帶著鋼盔、匕首、對講機、機槍等等,大約有20多公斤重,全身厚厚的一層。經(jīng)陽光一照,輕輕抬一下腳就滿身是汗,就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車子要是在路上壞了,也得這樣全副武裝鉆到車底,那滋味沒法說。
菜地——自力更生堪比“南泥灣”
出發(fā)前,防暴隊員們上網(wǎng)查了不少關(guān)于海地的資料,知道那是一個戰(zhàn)亂的國家,對危險早有心理準備。但隊員之前認為,海地是一個海島國家,和廣東的飲食差別不會太大,可現(xiàn)實卻截然不同,隊員們在海地的8個月里平均一周只能吃上一回蔬菜,由于長期缺乏維生素,隊員們都患上不同程度的腸胃病,嘴唇干裂。
防暴隊員梁海濤還牢牢記得到達海地第一天晚上的伙食:冰凍的豬肉和牛肉,飯后水果是當?shù)赝廉a(chǎn)的柚子,又酸又澀。大約在一個星期之后,防暴隊員的飯桌上才第一回出現(xiàn)一小碟蔬菜。
為克服吃蔬菜難的問題,防暴隊號召大家發(fā)揚“南泥灣”精神,開荒種地。經(jīng)過研究,防暴隊在營地西北側(cè)開墾菜地,并引入“競爭機制”,設(shè)立樣板菜地,為各分隊劃分了責任地,各分隊在執(zhí)勤之余,組織隊員平整菜地,并播種、澆肥,種上各種蔬菜。海地的土地不肥沃,通菜長成后最長不超過20厘米,而且很老,至于南瓜和冬瓜,整整8個月才結(jié)了四五個果。雖然收獲不豐,但隊員們還是無比高興,因為,他們有了一個美麗的菜圃。(戎明昌、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