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據人民日報報道,截至去年,國家已實行了17次藥品降價,所涉品種多達萬余,但老百姓卻反映沒有得到實惠。因為國家一宣布某個藥品降價,部分企業馬上就不再生產這種藥品,而是改頭換面,重新申請“新藥”,重新定價,結果老百姓吃的還是高價藥。這就是藥品的“換臉術”。
報道說,中國每年批準上市的新藥達幾千種,而美國僅為百余種。難道中國新藥的自主創新能力真的超過了美國?不然。中國的“新藥”基本以仿制為主,絕大多數只不過是換了張“臉”而已。
在美國,一個藥品的研制,從藥理概念的提出到動物試驗,再到臨床試驗,一般需要10年左右,一個藥品的研發費用至少要10億美元。因此,一旦上市,價格昂貴,這主要是科技含量高。但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寥若晨星,更多企業還在研發國外已過或將過保護期的藥品。因此,藥品的科技附加值很低,往往幾十家乃至幾百家都在生產同一種藥品,在低水平上“廝殺”。
中國低端藥品供過于求,為了贏得競爭,藥品生產企業往往虛高定價,打“回扣”戰。藥品一旦降價,就意味著“回扣”空間大大減少,醫藥代表不愿經銷,醫生不愿使用,醫院不愿采購。生產企業由于沒有能力研發高端新藥,只好改換名稱、包裝、劑型等,玩“換臉”游戲,這自然又增加了許多運作成本。
當然,藥品喜歡“換臉”,也離不開醫院和醫生的“撐腰”和“壯膽”。中國醫院目前實行的是藥品加成政策,進價越高,加成越多,醫院當然不愿進低價藥。因此,不少藥品的招標價比藥店的零售價還高。
可見,在整個藥品銷售鏈條上,除了患者,人人都喜歡高價藥。既然有賺錢的,就得有出錢的,埋單的只能是患者。(白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