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強化資源管理
實行有限開發、有序開發、有償開發,加強對各種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第一節 加強水資源管理
順應自然規律,調整治水思路,從單純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雨洪資源科學利用轉變,從注重水資源開發利用向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轉變。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調配,控制地下水開采。完善取水許可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實行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立國家初始水權分配制度和水權轉讓制度。完成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合理規劃建設其他水資源調配工程。
第二節 加強土地資源管理
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法定權限審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禁止非法壓低地價招商。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修編的管理。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用途管制和項目用地預審管理。加強村鎮建設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審批制度。完善耕地保護責任考核體系,實行土地管理責任追究制。加強土地產權登記和土地資產管理。
第三節 加強礦產資源管理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統一規劃管理,嚴格礦產資源開發準入條件,強化資格認證和許可管理,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劃開發。完善礦產資源開發管理體制,依法設置探礦權、采礦權,建立礦業權交易制度,健全礦產資源有償占用制度和礦山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完善重要資源儲備制度,加強國家重要礦產品儲備,調整儲備結構和布局。實行國家儲備與用戶儲備相結合,對資源消耗大戶實行強制性儲備。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氣候資源
第一節 保護和開發海洋資源
強化海洋意識,維護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開發海洋資源,實施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綜合治理重點海域環境,遏制渤海、長江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生態惡化趨勢。恢復近海海洋生態功能,保護紅樹林、海濱濕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帶生態系統,加強海島保護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區劃,規范海域使用秩序,嚴格限制開采海砂。有重點地勘探開發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和國際海底資源。
第二節 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加強空中水資源、太陽能、風能等的合理開發利用。發展氣象事業,加強氣象衛星應用、天氣雷達等綜合監測,建立先進的氣象服務業務系統。增強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能力,提高預報準確率和時效性。增強氣象為農業等行業服務的能力。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大氣成分和氣候變化監測、預測、評估工作。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