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反思?
不過,袁岳對北京宜居排名下滑進行了澄清。他說,一年前的排名工作是通過探索性研究完成的,局限于15個城市居民的開放性意見。而本次排名,他們通過100多位專家建立了一套指標體系,是公眾意見與專家意見的結合,而且這套體系里面涵蓋了70多個指標。因此,前次排名和本次排名不具有可比性。
但是這種澄清并不阻礙對北京宜居問題的嚴峻性認識,袁岳認為,北京宜居指數降低了,正說明城市越來越適應了商人,而站在大部份本地民眾角度來看,城市本身是不宜居的。
不宜居的原因事實上很簡單,袁說,城市治理者身上存在不足和問題,在過去多年間,城市治理工作一直由“經濟班子”來做,對產業投資等經濟活動保持著良好的經驗,但對社區生活和社會生活卻“太沒有經驗和模式”。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葉立梅,一位在北京土生土長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她表示,一個城市宜居與否必須從三個層面看:最基礎的是生活層面,一座城市必須滿足居民的特質需要,工資水平與物價水平是否比值,生活得好不好?
此外是諸如交通、醫療、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務體系是否健全、便利和完備,效果是否明顯;其次還有文化生活,三個層面是逐層遞增的過程。“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北京的宜居工作,北京所面對和要解決的一系列問題與中小城市存在很大差別,簡單的類比未必能真實地反映問題。”葉立梅說。
但她認為,通過建立在居民感受上的調查顯示宜居感相對在下降,這值得警惕。北京的居住環境在社會學者眼里顯然不理想,她說北京城市太大,或者說非常不方便,無論是出門上班還是買個東西。“其實我挺向往小城市的,安靜、不吵,”她說,“北京太嘈雜,但人家說這是充滿機會的外部表現。”
葉立梅打算退休后不在北京定居。因為交通是很成問題的,另外,有一種偏差就是把居民適合且方便的小攤小店以有礙觀瞻的名取消了,代之以高檔時尚的門店。她說這未必是好事,其實一個城市充滿個性化小店,也是其個性化所在,滿足了千差萬別的需求,從城市建設角度來看,城市也更顯豐富,更有內涵,可眼下非得將城市形象理解成到處是高樓大廈和冷冰冰的墻壁,各種各樣的人充塞其間。
“有很大空間能做好可是沒做到”,葉立梅說,城市不宜居與城市治理者有直接關系,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城市大的規劃事項和政策,現有狀況要求他們自我反省和尋找不足。
可以看到的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明確了一點,政府決心通過努力,將北京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這份官方文本還強調,要通過三個階段工作,創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生活局面和氛圍。(章劍鋒)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