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訪問泛珠三角地區外,他在任內亦會外訪十次,包括博鰲論壇、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及歐洲等地開拓商機,進一步強化香港在金融、貿易及物流等優勢。
深信香港故事陸續來
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言人人殊,曾蔭權則認為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這個問題一定會嚴重,但不會較其它世界大城市差,最重要是貧窮人口有機會不斷改善生活,最終脫貧。他深信香港仍會不斷出現類似他本人、或富商李嘉誠白手興家的香港故事。
曾蔭權在訪問中指出,一個社會朝高檔產業進發的同時,必然會面對貧富懸殊的問題,而無可否認每天一百五十個內地來港定居的單程證名額,是組成香港貧窮人口的主要部分,但要看新移民來港后的生活情況是否已好轉,他們的孩子在港接受教育或培訓后,是否有能力改善生活。只要生活向好發展,人口不斷有這樣的流動便不會構成問題。
雖然社會上常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嘆,但他對新一代的能力投以信心一票。他指出,抱有一代不如一代看法是“老餅”,更稱:“一定鬧AO(政務主任)同事不能只是抱怨新AO不及舊AO。”他認為新一代擁有某些能力勝過舊一代,例如他們善用計算機,上網搜查數據速度奇快。
任內不再率立會訪內地
距離○七年六月任期屆滿尚余十五個月,曾蔭權接受專訪時坦言,任內不再嘗試安排或率領立法會議員訪內地。
曾蔭權重申,政府未來的施政會以民意主流為依歸,立法會也應摒除歧見,雙方便可擁有共同的議程,若個別政黨只視自己為反對黨,對政府每項出臺的政策也是“見一件砌一件”,凡事對著干便須要付出代價,失去民眾的支持。
遷入禮賓府 公私難分
曾蔭權伉儷今年一月遷入禮賓府,但曾蔭權坦言樓下辦公、樓上家居的“公私難分”格局,至今仍在適應中,他不習慣在樓上“家里”休息、換了衣服在跑步練氣時,仍然有同事可以隨時“捉”他處理公務。他說已婚的長子每周皆來探望,在美國工作的幼子只會返港小住;但兒子們一定不會長住禮賓府,因為太多掣肘,太似一個“雀籠”,令人吃不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