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丹東市,1965年前稱安東市。距今38至18億年前,就有丹東地域的原始古陸。1982年發現的:“前陽人”頭蓋骨化石表明,早在1.8萬年以前,丹東地區已有處于原始母系氏族時期的先人在開拓、繁衍、生息。東港市馬家店鎮三家子村后洼果園古人村落遺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東地區的先人已邁入新石器時代。寬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區九連城龍頭村等多處遺址則證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進入青銅器時代。
丹東地處祖國邊陲,歷朝都是軍事要塞。唐屬青州,虞舜屬營州,戰國時為燕國東部邊疆。西漢設西安平縣、武茨縣,唐總章元年置安東都護府,遼建宣州、開州、穆州和來遠城,金屬婆速府路(今振安區九連城鎮)管轄,元時沿襲金制置婆娑府,明代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1618年,后金采取定邊政策,在叆河邊門和鳳凰城邊門筑柳條邊,禁止在邊墻以外地區農牧、漁獵、采伐、采礦,致使丹東地域成為不毛之地,嚴重破壞經濟、文化的發展。1689年后,清政府實行拓邊政策,才逐步得到開發。隨著山東、河北等地墾植的漢民日益增多。處于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區”富饒的資源“歸化流民”,準許熟地升科,到1874年規定“東邊地帶全部開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設置升科納稅。1876年,清政府設置安東縣、岫巖州、鳳凰廳。翌年,設置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管轄岫巖、安東、寬甸3個縣。至此,結束了邊陲自然開發的歷史。丹東進入新的開發時期,為丹東市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
安東縣治所始設于沙河鎮。初轄64牌,后改設49牌。設治后,由于關內漢民涌入墾植、采伐、經商,帶來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開發。1903年開埠通商,隨著鴨綠江水運的開發,逐漸成為東北東部地區的木材、糧食、山貨、柞蠶的集散地。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以榨油業、木材加工業和絲綢業為3大支住的工業,產生以柞蠶、糧油、山貨和藥材為主的20多個行業,出現糧市、菜市、魚市、絲繭市、柴草市等許多專業市場。到1927年,城市人口已由設治時不足2000人,發展到10萬余人,另有大量流動人口。
1907年,安東縣隸屬于奉天省。1914年,由東邊道管轄。1929年,隸屬于遼寧省,為一等縣。
1931年,“九·一八”事變第2天,日軍便侵占安東和鳳城。是年12月15日,日偽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安東縣隸屬于奉天省,為甲類縣。1934年10月,偽滿洲國把東北4省劃為14省,其中新增設的安東省管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治所設于安東縣城,安東遂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1937年12月,偽滿洲國設置安東市。安東市從安東縣析出,與安東縣同隸屬于安東省,市區劃金湯、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九·一八”事變后,具有反帝愛國傳統的安東民眾,一人疾呼,眾人響應,一處舉義,八方奮起,鄧鐵梅、李子融于鳳城縣,張海川于寬甸縣,李振遠、陳有年于安東縣......,揭起一面面武裝抗日大旗,抗日救國斗爭的烈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勢。1934年后,楊靖宇率領東北人民革命軍(后改稱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獨立師挺進寬、鳳北部山區,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抗聯和義勇軍頻頻出擊,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救國作出重大貢獻。
1945年抗戰勝利后,中共領導的軍隊進駐安東市。11月初,接收日偽政權,成立安東省和安東市、安東縣、鳳城縣、賽馬縣、寬甸縣政府。安東市區劃為中央、鎮江、中興、元寶、金湯、鎮安、浪頭7區。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東縣九連城和五龍背區先后劃歸安東市。1946年6月,成立遼南省二專署(和安東市一套班子),隸屬于遼南省,管轄安東、孤山兩縣。11月,改屬于安東省。翌年3月,撤銷二專署,安東市、安東縣和孤山縣均直屬于安東省。1949年5月,遼東省成立,安東市隸屬于遼東省。安東市是安東省、遼東省省會,為安東省和遼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中國成立后,安東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爭的最前哨,被譽為英雄的人民;安東市,被譽為英雄的城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安東市經過“一化三改”,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安東人民又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使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都得到很大發展。
1954年9月,遼東、遼西兩省合并,設置遼寧省,安東市隸屬于遼寧省。1956年4月,元寶、鎮安兩區合并為元寶區,鎮興、中央兩區合并為鎮興區。7月,又將九連城、五龍背兩區合并為五龍背區,浪頭、湯池兩區合并為浪頭區。1957年7月,撤銷浪頭、五龍背兩區,設市郊區。1958年12月,將安東、鳳城、岫巖、寬甸4縣劃歸安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安東市改名丹東市。安東縣改名東溝縣。2月,鎮興區改名振興區。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丹東市經歷10年“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元寶區易名紅衛區。丹東市管轄振興、紅衛、郊區3區和東溝、鳳城、岫巖、寬甸、莊河、桓仁6縣。1968年12月,莊河縣、桓仁縣分別劃歸今大連市、本溪市。
1978年后,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光輝成就,使丹東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區行政機構也發生變化。首先,恢復元寶區的稱謂。1980年10月,郊區改名振安區。1985年后,岫巖、鳳城、寬甸3縣先后改為滿族自治縣。1992年2月,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1993年6月、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先后撤銷東溝縣建立東港市、撤銷鳳城滿族自治縣設立鳳城市。至此,丹東市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和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并設置國家級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
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一九九二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位于丹東市內,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總控制面積達23.57平方公里。經過7年的開發建設,形成了功能齊全的商貿旅游區、口岸貿易區、金泉工業區、丹東韓國仁川 工業團地和大東港保稅倉儲加工區。有1200多戶中外客商到區內興辦企業,成為國內外投資熱點。目前,合作區除享有國家、省、市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了更加靈活、獨特、優惠的招商政策。合作區享有地級市經濟管理權限,辦事“一座樓”,服務“一條龍”,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商貿旅游區】
商貿旅游區是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起步區,1991年9月20日動工興建,控制面積1.41平方公里。該區利用便捷的交通優勢,得天獨厚的鴨綠江自然環境,依托老城區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初步建設成商貿區、口岸貿易區、歐洲花園別墅區、月亮島國際旅游度假區4個功能區。
商貿區
自鴨綠江斷橋而下,沿江中方一側,全長1100米,土地全部開發,項目基本擺滿,以餐飲、洗浴、娛樂、旅游、貿易等三產項目為主,共1057家企業。該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環境,設有星級賓館、高檔桑拿浴房、江上游覽、異國風情旅游等良好的服務設施或項目,吸引中外商賈和游人前來投資和觀光,也成為市民休閑場所。去年,區內文化廣場共舉辦元宵燈火晚會、國際鴨綠江旅游節焰花晚會、五彩周日、戲迷票友演唱會共47場大型活動。“黃金旅游周”吸引10余萬中外游人。
口岸貿易區
該區東起M區,西至花園河口,北至防洪壩,南到江邊,占地8萬平方米。開發建設工作完成,利用遼寧省政府批準的二類口岸,利用國家對邊境貿易和小額邊民互市貿易政策等,對外招商。為帶動下游工業區的發展,合作區區委決定,下步將在該區內建設招商服務中心。
歐洲花園別墅區
地處鴨綠江畔黃金地段,與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隔江相望,是丹東市第一座功能齊備的高檔住宅新區,唯一的外銷樓盤。該區自1999年6月20日奠基后,一期工程順利完成,二期工程主體完工,累計建筑面積60000平方米,完成投資額1.3億元。
月亮島國際旅游度假區
位于鴨綠江江心靠中方一側,島上基礎設施已完成,月亮島彩虹大橋主體框架已吊裝到位,具備對外招商進行項目開發條件。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東北起花園河口的歐洲花園,西南至連接新鴨綠江大橋的新開大道,西北以鴨綠江城市防洪壩、白房河、人民路、勝利街及規劃的城市快速路相接的界限為界,東南至鴨綠江,規劃面積為22平方公里。合作區繼續抓好起步區規劃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創業中心(孵化器)的項目招商工作。起步區自花園河口至五道河口,控制面積0.2平方公里,防洪壩、護岸及區內場地回填等全部完成,道路達到簡易通車標準。2001年1月12日,高新技術產業創業中心正式掛牌運行,合作區劃出近萬平米的建筑作為孵化基地,已被15戶具有培育前途的種子企業全部搶占,一批項目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急需向外擴散。通過搞好管理與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項目研發以及高科技企業和科技產品申報工作,到2001年底,合作區已擁有37戶科技企業(其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戶)。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6億元,占全市18.4%;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5億元,占全市17.1%。初步形成軟件開發、生物制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機電一體化、生態環保等有代表性的6個行業。為做大做強合作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強合作區的核心競爭能力,這些企業將來都將納入高科技園區管理,以形成高科技產業的集聚效應。
【金泉工業區】
金泉工業區控制面積為11.47平方公里,由江灣出口工業加工區和仁川丹東產業團地組成。該區作為合作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被列為近年來的工作重點。起步區江灣出口工業加工區,擁有企業28家,占合作區工業企業的三分之一。重點發展輕工、化工、電子、機械、制藥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克隆集團、大東線圈、通博電器、錦江制藥及日本獨資的飯山電機等一些知名企業構成江灣工業企業群的骨干目前,“韓國仁川丹東產業團地”是合作區招商引資的重點,2001年,由于丹東、仁川雙方的共同努力,簽訂出售土地項目45個,企業用地全部售完,協議投資額達到5000萬美元。
【保稅倉儲加工區】該區設址于大東港港前,規劃面積10.4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0.5平方公里,距丹東市35公里,距丹東民航機場17公里,北臨丹大公路,西依進港鐵路,具有便利的海運、陸路、航空交通優勢,是發展保稅倉儲、出口加工、對外貿易、金融信息等產業的佳選之地。
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投資服務管理機構
相關部門的主要職能
1、招商局:招商吸資,項目審批,為客戶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詢。
2、工商局:辦理國內工商企業登記注冊、頒發執照、變更和注銷手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
3、規劃建設局:負責全區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改擴建審批、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開發、地名命名和區內建設企業的計劃、統計工作。
4、經貿發展局:負責區內企業的管理。
5、公用事業局:負責全區公用事業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6、勞動人事局:負責勞動、人才市場管理,工資福利待遇、安全生產、勞動保險、職稱評聘、勞動合同簽訂及勞動爭議仲裁等工作。
7、財政局:負責區內企業財務管理和政策咨詢,負責全區財政性收費的征繳、管理等。
8、國稅局:宣傳貫徹國家稅收政策,負責稅收征管工作。
9、地稅局:宣傳貫徹國家稅收政策,負責稅收征管工作。
10、社會事業發展局:負責對區內文化、教育、衛生、計劃生育、體育、民政等有關方面的行政管理。
11、公安局:統管全區治安、戶籍、交通管理、消防監督及保安服務等工作。
12、審計局:對區內企業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