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21日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后,中國政府積極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增強市場的作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彈性明顯增強。”4月2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設的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春季部長級會議上發表演講時,對于人民幣匯率改革作了以上表述。
就在IMFC會議的前一天,西方七大工業國(G7)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會議聲明中,點名要求中國及亞洲其他新興國家,增強匯率的彈性以使本幣升值,并敦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進行干預。
據外電報道,周小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的經濟改革一直采取漸進原則,但匯率改革的速度可能略為加快。”他并表示,目前邁向較具彈性匯率的速度并無問題,對中國有好處。
自今年3月初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所加快,而雙邊波動的態勢也越來越明顯。4月10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一度達到8.0040,而盤中價最低則下探到了8.0022,已極為接近8.0這一關鍵整數關口,但隨后人民幣連續三天以較大幅度回調。而4月13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8.0248,較前一交易日上升了128個基點。這是匯改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創下的單日最大波動點數,波動幅度達到了0.15%。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呂隨啟說:“目前人民幣匯率慢慢升值的趨勢主要是市場的作用。”他認為目前政府在調控人民幣匯率時也更多利用了市場的作用,進行調控的手段和空間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周小川還表示,全球貿易、結算和儲備資產當前高度依賴于一種貨幣,IMF應該首先建立起一套以主要外匯幣種國家為對象的監督機制。
他指出:“目前我們仍然面臨著金融風險。”導致可能的金融風險的原因是,在過去幾年的低利率環境下,投資者對風險的判斷力有所減弱。目前對對沖基金仍然缺乏有效的監管。隨著貨幣政策趨緊,長期利率可能逐漸上升。若政策或協調不當,不排除主要貨幣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的可能,并可能引發資本流動逆轉和金融市場無序調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作者: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