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 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幾乎是同一時間,大前研一和李開復都來到臺北。
大前研一被英國“金融時報”譽為“亞洲唯一”的企管大師,李開復是Google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兩個人在各自專業領域都有著全球舉足輕重的地位,兩人都選擇了最傳統也最有效的方式—演講,來和讀者溝通。
在臺灣出版市場,大前研一這個名字是“暢銷書”的同義詞,永遠有一群高忠誠度的讀者支持他。所以出版社在出書時也都信心滿滿,除了和任何大部頭的企管書對打絕不閃避,這一次不同的出版社還一口氣幫大前在臺灣出了3本新書。這一切都只證明出版界對他的信心,每個出版人都深信大前研一可以帶來“大錢”,反正會看大前著作的讀者都是死忠讀者,出再多本都會照單全收。
至于李開復,在出版界的知名度雖然遠不如大前研一,但是拜Google品牌的加持,出身臺灣的他多少占了一些“人不親土親”的便宜,再加上臺灣Google也利用他訪臺一事大力造勢,李開復訪臺的話題熱度猶勝于大前研一。
如果從學習與成長經歷來看,大前研一和李開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兩個人其實都是美國社會所培育出來的菁英,想象力豐富一點的人甚至可以試著想想,如果這兩個人都沒在美國受教育和工作,今天會是我們面前的李開復和大前研一嗎
“日本人都不用腦”這樣一句出現在書里的話,大前研一不知得罪了多少日本人,但是如果不是受到美國人批判性思考的洗禮,從小在日本社會的長大的他敢說出這樣的話嗎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里說,只要肯認真努力付出,做一個園丁、母親和做一位Google總裁一樣有價值,這樣的說法顯然也不是中國社會的典型價值觀。
大前研一和李開復的來臺,其實只告訴臺灣一件事,面對未來,教育才是整個社會唯一的答案。我們要改造社會,要超英趕美,這一切都只能從教育作起,如果有一天臺灣能自力培養出一個李開復,這時候的臺灣應該已經是一個多元且知識化的社會。 (摘自臺灣《可樂報》;作者:吳仁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