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十九日電 題:兩岸“愛心接力”后的直航話題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十八日至十九日,就在今年第一號強臺風“珍珠”一路北上肆虐的同時,臺灣經香港至上海的空中航線,再度上演“生死時速”般的“愛心接力”。為了挽救病情惡化的上海急性白血病患者,臺灣慈濟基金會的義工不得不風雨兼程十數小時,在“花蓮—臺北—桃園—香港—上海”的陸空線上,三度起飛三度降落,將救命的骨髓平安送抵上海。
對于兩岸的醫學界來說,如此長途“奔襲”式的“愛心接力”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二○○四年十二月,七個月大的早產病嬰臺胞陳喻安,就經歷過“ 上海—廈門—金門—臺中”的海陸顛簸之旅,才實現漫漫歸鄉路;二○○六年一月,臺灣“漸凍人”歌后葉玲搭乘兩岸再度開飛的不經停第三地的春節包機,平安回臺。
無論是大陸醫師送臺灣病人返鄉治療,還是臺灣慈善組織提供大陸骨髓,跨越一灣淺淺的海峽,路程總是顯得無比艱辛。面對人命關天的大事,原本滬臺之間一個半小時的航程,依舊不得不走上十幾個小時的“彎路”,甚至是一天以上的“苦旅”。
臺灣慈濟基金會有關人士介紹,此番送骨髓來上海,也是一波三折。雖然之前已有大陸的白血病人家屬或代表赴臺灣領取骨髓的先例,但畢竟兩岸沒有開放全面、雙向的“三通”和直航,大陸人士赴臺手續不是每次都能辦妥,因此臺灣義工千里迢迢送髓到大陸的故事,還在不斷延續。
血液病學專家證實,骨髓移植當以新鮮為好,親屬當場捐贈可謂“第一時間”;倘是素昧平生的異體捐髓,必須儲藏于冰點狀態,保持細胞活力,每過一定時間還需要適當晃動以免凝結。因此,兩岸間的骨髓運送,依然是有一定難度的時間戰,必須分秒必爭。
在以往“接力”的個案中,葉玲可謂是幸運的一例,其家屬也為之付出了巨額費用。但春節包機一年只有一次,漫長的等待在所難免。更何況沿途的醫療供給和保障,乃至種種難以預知的天氣因素,仍舊讓家屬和醫護人員提心吊膽。葉玲的丈夫曾說,春節包機只是“特例”,如果“特例”有一天能變成日常的“慣例”,那就能為更多臺胞及時緩解病痛。
前年小臺胞陳喻安啟程返臺時遭遇大霧鎖城,但最終如愿成行,此番臺風“珍珠”來襲,臺灣愛心人士則勇于沖破重重風雨阻隔完成“愛心接力”。古人言“天若有情天亦老”,當兩岸愛心人士奔走在風雨交加的子夜時,他們更期盼:全面“三通”和直航不再是遙遠的傳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