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建設部統計,截至4月底,40個重點城市可售商品住房總量約100萬套,應該說供應充足。但是在100萬套商品房中,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下的僅23萬套,只占兩成多。另據北京市建委統計,北京市目前未售商品房的每套平均面積超過150平方米。而北京這樣經濟發達地區的廣大消費者的購房需求面積卻是80—120平方米。
以上兩組數據說明一個問題,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是“已得廣廈千萬間,但庇不得天下寒士。”面對平均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廣廈”,廣大“寒士”還是“望房興嘆”。所以,一旦有中低價位的房源出現,就會出現數千人扛上鋪蓋卷晝夜排隊搶購的火爆局面。
最近,國務院出臺了調控房市的六項措施,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求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大中低價位和中小戶型以及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供應。此舉應該說切中目前國內樓市的要害,也是為最廣大普通消費者切身利益考慮的利民之舉。
一項好措施的關鍵在落實。目前,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嫌貧愛富成為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在內的幾乎所有商家共同遵守的“準則”。房地產開發商熱衷于為少數富人建設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一套的豪宅、銀行對小額賬戶收費……在此社會風氣下,如何把國務院的利民政策真正落實到開發商,看來是問題的關鍵。
因為,對商家嫌貧愛富你可以從道義上予以譴責,但他這樣做并不違法。商家固然要講社會責任,但更重要的目標是要牟取利潤最大化。如果建豪宅有市場、有利潤,在此利益驅動下,商家必然會趨之若鶩。因此,筆者認為,要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有關政府主管部門還必須出臺具體的可實施的配套措施,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行為加以規范。
當然,如果市場無形之手能起決定性作用,讓開發商覺得為普通消費者建房比為少數富豪建房更有利可圖,你不要求他也會大建中小戶型。但這只手至少目前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因此調控之手就不能缺位。如果沒有調控這只手,而僅僅是倡導,寄希望于開發商的良知,讓他們主動放棄建設利潤高的“廣廈”而為天下“寒士”建中小戶型,恐怕“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只能是一種理想。
因此還是一句話:國務院的政策雖好,而各地的落實更重要。天下“寒士”歡呼國家政策的同時,也更期待著各地的具體措施,讓老百姓不再為買得起的住房扛鋪蓋卷排隊。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冉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