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在生活中人們對運動的理解存在著一些誤區,如:運動后沒酸痛是無效的等。現在,專家為你解析運動中存在的七大誤區。
1: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如走路等對身體沒有好處?
其實,這些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長時間來說,是最理想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因為這些身體活動最能有效運用肌肉,且最不容易引起傷害,并能終其一生行之。
2:短時間的運動沒有用,必須至少一次運動30分鐘才有用?
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運動的主因。根據研究,即使走5分鐘去吃飯、爬樓梯5分鐘,都對健康有幫助。當然,如果把走去冰櫥拿東西吃等這一類的每一分鐘也算進去,又有點離譜,最好是運動10分鐘以上。研究顯示,運動3次、每次10分鐘跟一次運動30分鐘對健康的效果差不多。
3:運動后沒酸痛是無效?
最完美的運動是你隔天沒感覺怎樣,以前的諺語說“不痛無效”,現在正確的說法應該為“無痛效果大”才對。
4:當年紀大時,新陳代謝減緩時,體重會自然增加?
如果你一直做加強肌力的運動,則新陳代謝率及體重就能終生維持穩定。當然,如果你少運動,就要少吃些。
5:光是運動無法減重及燃燒能量?
中等程度的運動(如快走1小時6至7公里、慢慢游泳、優閑地騎腳踏車、自己拉車打高爾夫球)可以使代謝從休息的每分鐘1大卡增至每分鐘5大卡,也就是運動60分鐘可消耗250大卡。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你的代謝率。
6:瘦的人不需要運動?
瘦,不是健康的保證。運動最大的好處不是減重。研究顯示,體重中度超重但長時間運動的人比體重瘦但不運動的人長命。
7:不運動的胖小孩長大后,脂肪自然會消掉?
運動的習慣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少運動的小孩會繼續保有他們的嬰兒脂肪,持續增加體重至成年。這些小孩和他們不運動的父母一樣,過著靜態的生活最容易得心臟病。
以上的事實是根據哈佛校友研究、佛萊明漢心血管疾病研究計劃及美國公共衛生署長的“身體活動及健康報告”等所做的陳述及推薦,值得人們重視與深思。(彭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