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之惑
面對持續上漲的房價,國家再度出手進行宏觀調控已經成為必然。關鍵在于,是繼續用嚴厲的行政手段還是以市場的方式進行調控?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政手段無疑再次占了上風,因為“國六條”依然強調行政調控,在對房地產業的各個相關部門提出了要求之外,還特意要求各地方政府“切實負起責任”。
國美地產銷售總監陳云峰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認為,“國六條”出來后,主要是對地方政府提出要求,開發商在觀望,買房人也在觀望。
“現在的觀望跟去年的觀望可不太一樣了,開發商在觀望同時,‘捂盤’的力度加大了,因為現在局勢很明白,就是供不應求。” 陳云峰說。
易憲容認為,如果僅通過行政的方式、通過局部來調控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特別是當有關部門試圖對一個地方進行調控而對另一個地方不調控時,那么在中國這個統一的金融市場,炒作房地產的熱錢就必然從一個地方流向另一個地方。
“國六條”規定:要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全過程監管,制止擅自變更項目、違規交易、囤積房源和哄抬房價行為。“這很難執行,政府怎么去控制這個標準,實際上在一定范圍內調控自己公司的銷售,這是企業的權利。比如我有100套房,我認為后面市場好一些,我適當地放慢銷售,在某種程度上開發商有這種權利。”陳云峰對本刊記者說。
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令人欣慰的是,此次“國六條”盡管依然沒有明確增加供給,但提出“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雖然這直接表現為結構調整問題,但大家都知道,不適度擴大中低端住房總量的規模,是很難調整結構的。”董藩對本刊記者說。
但地產界人士并沒有如此樂觀。說到調整供應結構,北京朝陽大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段枚焱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認為,因為土地是由政府控制的,如果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增加郊區土地的供應,這樣是可以的。“但必須落實下去,否則在量仍然不夠的情況下,各種房價都會上漲,比如過去廉租房是3000元/平方米,現在都炒到5000元/平方米。”段枚焱說。
在段枚焱看來,囤積土地不完全是企業的問題。企業拿到土地之后,受很多因素制約,包括拆遷、資金、金融政策等對它的影響,導致沒有辦法開發。“現在房子漲得這么快,傻子才不愿意把土地開發成商品房賣掉呢。而且按規定兩年不開發,土地會被收回,關鍵是在實踐中有多少土地被收回了呢?”段枚焱說。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