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銀行假鈔糾紛充分體現出小儲戶與大銀行之間強弱懸殊的力量差距。如果小儲戶無法擺脫這種弱勢地位,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將永遠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據6月7日《新快報》報道,廣州的一名儲戶從當地銀行的自動取款機里取了10張百元大鈔,居然全都是假幣,而銀行壓根不認賬,以至于逼得消費者要打官司。
從銀行的取款機里取到了假鈔,受損的自然是儲戶的切身利益。然而,如果對簿公堂,儲戶可能會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因為在一般的民事訴訟案件中,通行的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這意味著作為原告的儲戶必須對其所主張的銀行支付了假鈔這一事實進行舉證。顯然,無論是資金、設備還是技術方面而言,儲戶相對于銀行都處于弱勢地位,想要使法官相信假鈔確實出自銀行的取款機,實在是難上加難。相反,銀行方面一貫霸道地堅守著“錢款當面點清,離柜概不負責”的原則,只要錢一旦出了銀行的門,不論出了什么問題銀行一概不予理睬。可以預料的是,儲戶想要打贏這場官司,難度實在太大。
一葉知秋,這場銀行假鈔糾紛充分體現出小儲戶與大銀行之間強弱懸殊的力量差距。如果小儲戶無法擺脫這種弱勢地位,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將永遠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小儲戶與大銀行之間必須嵌入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平衡雙方力量,這才能夠符合公平原則。
首先,法律是幫助小儲戶以弱勝強的制度安排。民事主體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但在能力方面卻是不平等的,法律規則與司法程序的設置應當偏向于保護弱者,否則不利于維護公正。在處理銀行假鈔糾紛案件時,司法機關可以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要求銀行必須調取相關證據證明自身并無違規操作等可能導致假鈔流入取款機的行為,否則必須為儲戶的損失承擔一定責任。這對于扭轉小儲戶相對大銀行的劣勢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同樣也是保護小儲戶免遭大銀行傷害的有效制度安排。目前,廣大小儲戶之所以屢屢遭到大銀行的欺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當前的市場往往被清一色的大銀行所把持,小銀行不僅少而且弱。對于規模龐大、分支機構眾多的商業銀行而言,“顧客是上帝”的市場金科玉律是要打些折扣的。大銀行奉行的理論是:20%的客戶創造80%的利潤,只有那20%的顧客才是真正的“上帝”;他們的服務重心落在所謂的“優質客戶”身上,對于絕大多數普通儲戶并不關注,他們并不在乎這些“普通客戶”是否用腳投票。因此,一旦與小儲戶發生糾紛,大銀行的態度往往是強硬且跋扈的。
在大銀行面前,小儲戶的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因為他們根本不是銀行的目標顧客。不過,在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中,小儲戶仍然能夠獲得滿意的服務。因為在大銀行之外,還有數量更多的小銀行。看看那些擁有全世界頂尖大銀行的發達國家,幾乎同樣擁有一個龐大的小銀行網絡,中小規模的商業銀行、儲貸機構、信用社乃至袖珍的社區銀行給予消費者足夠的選擇空間和投票權利。大銀行以大客戶為目標顧客,小銀行以小儲戶為目標顧客,都要以取悅顧客為第一要務;否則,一個不起眼的糾紛都可能導致小銀行市場份額的縮水。于是,市場的神奇之手消解了銀行嫌貧愛富的本性,保障了廣大普通消費者的權益。
事實表明,市場的法治文明和開放程度越高,處于弱勢的“小客戶”的權益越可能得到保障。顯然,這一點同樣適用于銀行業。
(來源:新京報,作者: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