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篇:溫州炒房團面臨“生存”課題
上文“政策篇”中的陳先生這幾天正在和溫州機構商談,準備在8月以前,選6到10家有實力、有品牌的大戶型高檔住宅樓盤去溫州開場投資推介會。這是他為他身后的那批跟著他的溫州人籌備的。“我這次要組織北京樓盤南下溫州,和2004年80多個北京樓盤主動‘殺’到溫州不是一回事,我們已經變被動為主動,是有選擇的投資,而不是當年的投機了。”
在陳先生的幫助下,記者還找到了和他一起籌備溫州投資會的溫州當地有名的炒房團組織人袁先生。“溫州炒房團要調整思路,要轉型,否則溫州的炒房團要全軍覆沒的。”這是袁先生的第一句話。也正是如此,袁先生認為,眼下,溫州炒房團面臨一個不變,和兩個轉變。
不變的是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產的投資。“今年證券市場的變化再次證明,股市投資要謹慎;黃金、期貨、炒匯等也都不太靠得住,盡管樓市的政策一變再變,但相對前幾種投資渠道,對有很多資金在手的溫州人而言,樓市卻算得上是好的,最起碼,投資不成你還可以持有,能看得見摸得著。關鍵的問題是,形勢在變,政策在變,我們的投資方式方法也要變。”這是他們幾個“掌舵人”的一致共識。
第一個要變的是戰略上要由過去的投機到今后的投資。“如果還要在這個市場賺錢,必需改變戰略,由過去的快進快出的投機模式調整為長線持有的投資模式。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第二個要轉變的是戰術。”袁先生說,“具體有兩點:一個是由過去熱衷于住宅向商業轉型,二是在住宅投資上,由過去單純看區域變成選‘精品’住宅樓盤。”
由住宅到商業,袁先生的分析是:“住宅市場變數太多,在中國,房價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這幾年中央的調控措施幾乎全都集中在住宅市場,而相對而言,商業物業的政策很穩定;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上海、北京陸續出臺政策,限制住宅樓內開公司等政策的出臺,包括商鋪、底商在內的商業物業升值空間也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商業物業一旦投資成功,會越‘老’越值錢,不像多數住宅,會有折舊、設備設施落后等之說。”
而對第二個轉變,袁先生的分析是:小戶型的調控政策說明,國家在重視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的同時,也開始考慮到土地等的集約利用,而這將意味著今后舒適型的房子——有著較大戶型空間、優良綠化環境等的樓盤會越來越少,而在投資層面上,供應的“少”則意味著未來升值空間的“多”。
而在后者上,他們更為看好的是北京。“北京的房價相對上海而言,這幾年要漲得少;而北京作為首都,其吸引力對全國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魅力永存,不管是經商、子女教育還是其他!”不難看出,溫州人在醞釀著對北京樓市新一輪的投資。(余美英)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