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國資委網站消息,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此協議,雙方將以資本合作為紐帶,依托航天光伏垂直一體化產業鏈,促進航天光伏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這個消息對于致力于航天光伏產業發展的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無疑是個重大利好。
與此同時,航天機電又迎來了另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航天機電配股成功,共募集資金12.91億元。
從2000年起率先利用航天太陽能技術進入民用產業領域,到如今全力打造百億產業,航天機電的發展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伴隨著去年底哥本哈根會議的閉幕和“節能減排”、“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和導航標已轉向低碳經濟。光伏產業——這種用太陽能電池直接將清潔而又可再生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新興產業,在航天機電茁壯成長,進入了朝氣蓬勃的青壯年期。
創業篇
——創業艱辛 奠定發展基礎
航天機電發展光伏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所屬的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研制的航天器電源系統產品就已在航天、航空等領域廣泛應用,神舟系列飛船、風云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更讓航天空間電源技術聞名遐邇。迄今,該所還保持著多項國內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技術的領先紀錄。
新世紀的鐘聲剛敲響,航天機電與空間電源所共同投資成立的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就以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技術為基礎,率先投入綠色環保的新能源產業,成為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萬事開頭難。當時國內光伏市場主要以西藏、內蒙古等地偏遠山區為主,國外市場則面臨著國際知名企業的激烈競爭。憑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韌勁,航天機電人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一躍成為國內早期銷售額超億元的光伏骨干企業。
而今,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和內蒙古的一些邊遠牧區,一座座航天光伏電站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綠色、清潔的能源,解決了無電鄉居民的生活、工作、學習的用電問題,給10多萬貧困群眾帶去光明,讓他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十年的奮斗,航天光伏享譽國內外市場,產品暢銷上海、北京等城市和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區,并在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泰國和南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享有知名度和美譽度,太陽能產品先后通過了UL、T V、TPTL、VDE、IEC、CQC、CE、ISO11439等多項認證。至今,航天機電已完成獨立電站、并網電站、聯建電站400余座。其中有中國首個由政府財政支持的電站項目——西藏日喀則地區的“光明工程”和“送電到鄉”工程、上海第一個生態示范樓項目——太陽能公司零排放的生態樓、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建筑——世博中心1兆瓦并網示范電站、國家確定的863項目之一——1兆瓦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建筑等,這些都是當前光伏前沿技術的杰出代表,也體現了航天在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上的獨特優勢。
謀劃篇
——蓄勢待發 規劃產業布局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航天光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航天空間電源技術民用化、產業化,積累了發展經驗,奠定了發展基礎。集團公司逐步完善了航天光伏百億產業的發展戰略,義不容辭地投身國家戰略性產業,成為推動光伏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2007年,集團公司第四次工作會首次正式提出打造光伏百億產業,將新能源列為航天技術應用七大支柱產業之一;作為布局大手筆,集團公司以八院為主體,以航天機電為平臺,與上海市政府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簽署了戰略發展協議。
作為新思路,航天機電整合航天系統內相關的10家企業和5個平臺的資源,全力打造包括研發、制造、運營平臺在內的完整的垂直一體化百億產業鏈。
在研發環節,航天機電擁有上海市級技術中心上海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在呼和浩特市擁有內蒙古區級的硅材料研究中心。兩個中心集光伏技術研究、開發、應用為一體,協助航天光伏產業鏈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新產品的產業轉化及工藝改進。
在制造環節,航天光伏已擁有硅材料、拉晶/鑄錠/切片、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的生產能力。作為此次配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2007年5月成立的內蒙古神舟硅業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階段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已放量生產,第二階段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建設正按計劃全面推進。2009年與天津環歐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基礎建設已經完工,晶體硅及硅片產能今年將分別達到110兆瓦和24兆瓦。此次配股募集資金的另一主要投向,位于上海閔行浦江園區的上海神舟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第一期年產50兆瓦項目已經投入生產,年內將形成200兆瓦的電池片產能。此外,太陽能公司已經具備150兆瓦組件生產能力。
航天光伏還將通過產業梯度轉移大大提升生產能力。
系統集成和電站運營能力體現了航天光伏綜合實力,從目前啟動的屬于金太陽示范工程之一的內蒙古5兆瓦光伏示范電站項目,到上海2.3兆瓦BIPV停車場光伏示范電站項目、神舟硅業1.1兆瓦光伏示范電站項目以及甘肅嘉峪關的10兆瓦電站項目,所有這一切都有力地證明:航天機電已形成了大型太陽能系統集成和電站的終端總承包業務能力、電站運營管理能力,是目前國內500多家同行業企業中僅有的能承接10兆瓦級電站的4家企業之一。
航天機電打造的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是開放式的,其全球布局戰略和市場化運作以終端市場拉動為模式,國內布局,海外布點,從原來單純銷售組件產品,轉變為承接、參與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并出售電站或運營電站,形成了光伏經營贏利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在海外的項目中,航天機電與海外光伏運營商成立的合資公司,順利進入歐、美光伏市場。在意大利分期投資規模達26.8兆瓦的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是首家獲批的國有企業在海外建設光伏發電的第一個項目。
發展篇
——全力以赴 打造百億產業
在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的屋頂上,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兆瓦級電站是萬眾矚目的新元素。大面積鋪設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墻面上裝有雙面玻璃遮陽太陽能電池組件,就像一頂“太陽帽”,成為建筑的一部分。電站可實現年發電100萬度,可供約2000戶居民用上一年,年二氧化碳減排900余噸。
在上海紫竹科技園投運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建筑本身就是國家863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電站。在這座有著美麗的“太陽頂”、“太陽墻”以及透光型“太陽廊”建筑的大廳里,智能化的大屏幕即時顯示發電量等信息。
這兩個兆瓦級建筑一體化電站,從設計到產品生產和電站建設,都是航天光伏企業完成的。“品質科技、共創未來”,憑借在技術、產業鏈、系統集成能力、產品品質、成本、營銷、品牌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航天光伏致力于成為一站式全球光伏系統集成解決專家,傾力打造著百億產業。
航天機電光伏產業總工程師、航天培養的光伏技術領軍人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紅波介紹,截至目前,航天光伏兩大技術中心已擁有一支由數十名博士、十多名國內外的外聘專家組成的技術人才隊伍,擁有授權及受理專利32項,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這是航天光伏產業迅猛發展的厚實基礎。
李紅波博士對未來非常自信:“航天機電將形成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突破3~5項新型電池技術,完成3~5項關鍵裝備的研制(如PECVD),使航天光伏產業技術始終位居前列,成為國家光伏產業的技術發展風向標。”
光伏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最終目的是尋求降低發電成本的途徑,并實現高附加值產品的升級換代。航天機電現正加大冶金法、硅烷法多晶硅提純技術的研發和改良西門子法工藝的改進,同時正在進行高效晶體硅太陽電池技術、大型高倍聚光電站技術、柔性非晶薄膜電池技術的研發。
實現產業鏈資源的最佳配置,發揮產業鏈作用,體現著航天機電人的智慧和能力,也是航天光伏產品好品質的保證。基于對市場的前瞻性判斷,航天機電將光伏產業硅材料生產的源頭和產業發展的龍頭神舟硅業定位于4500噸的產能和電子級產品的品質,到2015年,將實現核心產能和控制產能合計萬噸級的多晶硅生產能力的規模。神舟新能源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這對拉動整個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為加強成本控制和內控管理,航天機電正在重點建立產業鏈的成本標準核算模型及控制考核機制,力爭使整體成本(從硅料到組件)到2013年控制在8元/瓦以內。
大量資金投入是產業發展的“硬件”。通過強強合作、利用產業基金、拓展融資渠道和形式,航天機電努力探索實施多種戰略合作的新途徑,如最近八院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是航天機電利用產業平臺與大型資本合作的又一新的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產業的能力,獲得更高投資收益,航天機電國際化的融資平臺正在積極打造中。
日前,航天機電《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獲得股東大會批準。根據該發展規劃,航天光伏發展的“路線圖”非常清晰:大力發展新能源光伏產業,“集中資源,集成核心,打造百億”,以技術為支撐,以市場為牽引,以資本合作為紐帶,以金融產品為杠桿,努力成為綜合競爭能力國內第一的光伏企業。
到2015年,光伏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40億元以上,占航天機電總收入的70%以上,打造1吉瓦以上的航天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形成面向全球光伏市場的光伏系統集成工程能力、銷售服務能力,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光伏產業技術研發能力,擁有國家級光伏工程研發中心和檢測實驗室,省市級硅材料研發中心和太陽能電池技術中心。
航天光伏產業是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國資委派駐集團公司監事會歷任主席喬龍德、王壽君等領導,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等領導,八院院長朱芝松、黨委書記李明福等領導以及集團和八院各職能部門領導已多次視察航天機電所屬各企業,為促成央企合作牽線搭橋,積極爭取和給予多種政策扶持。
航天光伏產業發展還得到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及國防科工局,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其相關委辦局等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航天機電“二次創業”已經全新啟動,展望未來,航天光伏產業將迎來陽光燦爛的收獲季節。
航天機電在續寫充滿陽光的歷史,創造無限輝煌的未來。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