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VS《哥本哈根協議》
在6日和8日,美國代表團主動出擊,潘興抨擊了中方和聯合國談判程序拖沓之后,美國氣候談判特使托德·斯特恩在密執安大學演講中提出,“中國在談判中的表現,就好像是《哥本哈根協議》(CA)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中方對于《哥本哈根協議》的立場是堅定的,我們是支持《哥本哈根協議》的,同時也堅定地支持把《哥本哈根協議》當中所包含的領導人所達成的政治共識,落實到兩個工作組的談判當中去。”蘇偉表示,“也許斯特恩先生是對的,中方并沒有按照美方所理解的美方對哥本哈根的解釋,來落實《哥本哈根協議》。”
“實際上我想他的演講對《哥本哈根協議》的政治共識作了曲解。”蘇偉表示,他在他的演講當中明確表示《京都議定書》是一個錯誤的體制,當然我們尊重美方不參加《京都議定書》的決定。
“斯特恩先生對《哥本哈根協議》的解讀,就是說《哥本哈根協議》取代了《公約》的規定,取代了《公約》的原則,取代了《京都議定書》,等于是根本否定了《京都議定書》、《公約》、《巴厘路線圖》,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所不能接受的。”蘇偉表示,“如果他說我們沒有按照這樣的解釋去落實《哥本哈根協議》,我覺得我很自豪作為中國談判團代表。”
斯特恩此次講話實際上是對于天津會議期間傘形國家集團試圖修改、取消《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的一種鼓勵性回應。
此前,日本談判代表Akira Yamada就在會場上公開表示,日本不會簽署《京都議定書》第二期,因為“《京都議定書》締約國目前只占全球排放的28%,且只可能越來越少”。
“如果沒有世界上頭兩個排放國的加入,這個協議就沒有效果。” Yamada表示。
某知名國際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認為,在落實《哥本哈根協議》的過程中,有兩個原則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其一,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大幅度減排;其二,發展中國家減排行動與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在本質上的區別必須得以體現。”楊愛倫表示。
“然而我們一貫主張要確立發達國家減排指標,到現在為止在減排指標上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蘇偉也表示,“現在他們又提出來說咱們也不討論具體減排指標,我們討論如何來修改《京都議定書》吧,《京都議定書》有關的制度、條款都需要修改,然后再來看要不要談第二承諾期指標。”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巴西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堅定地站出來捍衛《京都議定書》。“因為他們要修改《京都議定書》,目的就是要徹底否定《京都議定書》這套體系。”蘇偉表示。
參與互動(0)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