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富煤大國,中國“十二五”能源發展路徑留給人們的猜想并不多:煤炭主體能源地位不變,需求總量繼續增加。然而,面對“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國際承諾,作為中國能源主體的“煤老大”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低碳”轉型,顯得緊迫而急切。
剛剛結束的全國煤炭工作會議透露,煤企并購重組、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煤炭科技創新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炭工業節約化、低碳化的三大推手。
煤炭企業主打“兼并整合牌”
全國煤炭工作會議提出,“十二五”期間是構建新型煤炭工業體系,實現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煤炭生產以大型煤炭企業、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基本形成穩定供應格局。
“到2015年,我國要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指出。他強調,要用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意志來加快煤礦企業兼并重組。
張國寶說,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是保護和集約開發煤炭資源,轉變煤炭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也是煤炭工業一項關系全局的緊迫性任務。
據《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報告2009》披露,地方保護主義、不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并購主體企業所造成的負重難堪、評估標準不統一、政策跟進不及時、重組整合周期長、中介服務不到位等六大因素成為制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攔路虎”。
盡管困難重重,“十一五”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依然取得重大進步,為“十二五”加快兼并重組摸索出了有益的經驗。據國家能源局預計,2010年全國煤炭年產量超過億噸的企業集團將超過6家,年產量5000萬噸到億噸的企業集團將超過9家。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說,煤炭生產是一項高耗能的工作。煤炭企業并購重組,是實現礦井大型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便用盡可能少的能耗、物耗采出盡可能多的煤炭,實現煤炭工業的節約發展。
大型煤炭基地呼之欲出
煤炭的高效低碳化利用呼喚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的建設。
根據“十二五”煤炭工業規劃,我國將穩步建設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為能源穩定供應的重要保障和調整煤炭產業結構的主要載體,晉北、晉東、陜北、黃攏、蒙東、神東、云貴、新疆、魯西、兩淮、冀中等14個大型煤炭基地將為國家經濟命脈輸送主要的能源。
張國寶介紹,神東、陜北、黃攏、寧東基地,將著力推進資源整合、合理布局,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千萬噸級礦井群,加快運煤通道建設,保障全國煤炭穩定供應。晉北、晉中、晉東基地,要重點做好整合煤礦升級改造,發展煤層氣產業,對優質煉焦煤和無煙煤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蒙東基地、內蒙古東部褐煤礦區重點實施煤電一體化,煤炭主要供應東北地區。
“十一五”以來,我國煤炭資源整合力度加大,煤炭產量逐漸向大基地、大煤礦、大企業集中,為進一步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13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達到26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7%,預計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將要達到28億噸左右。2010年全國煤炭年產量超過億噸的企業集團將要超過6家,年產量5千萬噸到億噸的將超過9家。
“對于過去由多個主體、多個開發的礦區,國家能源局鼓勵兼并整合,鼓勵大型化、規;、現代化!鄙袢A集團總經理張玉卓說。“當煤炭資源整合遇到不同聲音,國家能源局總是旗幟鮮明地支持整合,推動力度相當大。此外,對于國家規劃的煤炭基地,能源局明確了原則上一個礦區一個開發主體的思想!
煤炭科技奏響“黑白協奏曲”
黑色的煤炭也可以變成一顆顆如珍珠般亮白的晶瑩顆粒——這正是今年神華煤制烯烴示范工程生產出的聚乙烯,該工程也奠定了我國在世界煤基烯烴工業化產業中的國際領先地位。
“十二五”煤炭工業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要取得新進展,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5%以上,千萬噸級煤礦達到60處。
如何改變煤炭“傻大黑粗”的形象,實現煤炭工業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煤炭科技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張國寶指出,“十一五”期間,盡管煤炭科技有所突破,但總體而言,目前煤炭基礎理論研究還很薄弱,很多重大技術亟待突破;雖然煤炭科技水平總體上能適應建立新型煤炭工業體系的需要,但注入煤礦瓦斯、地壓防治技術、無人采煤控制技術及工藝等尚不能滿足生產建設需要。
同時,國產大型綜采、綜掘和選煤成套裝備可靠性低,自動化、信息化建設總體滯后,礦井提升的控制技術受制于德國、法國等外國公司,適合小型煤礦開采的成套技術裝備嚴重不足,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都成為制約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瓶頸。
“十二五”期間,加強煤炭科技薄弱領域的突破,打破制約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技術瓶頸,是我國煤炭工業實現清潔低碳化轉型的重要推手。(記者王優玲)
參與互動(0) | 【編輯:趙婕】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