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合同簽約超4億噸
2010年在全國大范圍的降雪降溫天氣中來臨,目前,正處于電煤合同談判的最后也是關鍵期,寒冷的天氣再一次加大對煤企的價格談判籌碼,電企則面臨更大的壓力。
根據2009年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2010年度煤炭視頻會、銜接會以及匯總會一并取消。今后,電煤合同由煤炭企業和電廠自主談判,該文件確定雙方在30天內完成產運需銜接。逾期沒有簽訂的,煤炭企業不再按照電煤優惠價賣煤給電廠。
鐵路部門為今年煤炭跨省區調運預留的運力總量為9.06億噸,其中電煤占7.2億噸。與2008年福州訂貨會五大電力集團零簽單的尷尬局面不同,眼下電力集團鎖定重點電煤合同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煤炭運銷協會在中國煤炭市場網上公布的信息顯示,五大電力集團旗下電廠正陸續敲定電煤合同,重點電煤價格每噸漲幅約50元。根據該網站截至1月6日8時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電煤合同簽約總量已達4.1億噸。顯然,今年的電煤合同簽約工作比去年順利許多。
電企“咬牙”簽訂電煤合同
2009年上演的“煤電頂牛”鬧劇最終不了了之,在今年的電煤合同簽約談判中,電力企業無疑跟去年一樣,處于絕對弱勢地位。
許建利是河北大型發電企業——興泰發電公司副總經理,和去年的遭遇一樣,今年他同樣面臨著兩難選擇:按照煤炭企業的價格簽約,企業無疑要虧損;不簽約,電廠馬上就面臨著無煤發電的境地。
“今年我們的情況比去年更困難,去年還有五大電力集團和煤企頂牛,今年也沒有人頂了,明知道電廠頂不過煤炭企業,頂也沒用。”1月5日,許建利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抱怨說,如果不按照煤炭企業的價格來簽約,自己的發電廠很快就面臨著停機的危險。
“今年煤炭價格上漲幅度比較大。”許建利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興泰發電到現在為止,只簽訂了計劃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部分還沒有著落。
許建利很無奈,自己所在電廠的煤炭庫存已經低于警戒線,只夠用不到5天,存量過少,企業面臨著“斷頓”的危險。他已經給上級打了幾個告急報告。
興泰發電的庫存由年初的10萬噸已經下降到現在的不到4萬噸,現在該電廠每天實際消耗煤炭約1.1萬噸,進廠的煤炭只有3000多噸,每天實際消耗的庫存達到7000多噸。
許建利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現在煤炭資源供應比較緊張,而價格也上漲比較厲害,資源有限,就看誰給的價錢高,給價高者就能搶到煤,不然就搶不到。
“煤企說漲多少就是多少,你不答應就沒有這個供應量。不過,就算你答應了,這些供應量也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現在的情況有些類似于2008年五六月份時,煤價瘋漲、供應緊缺。”許建利說,具體什么原因他也不清楚。
“你不簽有人簽,人家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沒辦法去談判。”盡管按照合同上的價格簽約,電廠無疑會虧損,但許建利也沒有辦法,他只能先保證電廠所需煤炭的供應量。他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興泰發電正在積極努力協調價格問題,不過,電廠也做好了最壞打算,如果實在不行也只能給上級打報告關停機組。
作為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大唐發電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大唐發電某省公司總經理得到了記者在報道中匿名的許諾后,對本報記者表示,大唐今年的電煤合同基本簽署完畢,按照合同簽訂的價格今年大唐發電無疑是要虧損,盡管去年該公司已經虧損了數億元人民幣,但今年的電煤合同依然要簽,虧損也要發電。
“虧損也要發電,誰讓我們是國企呢?現在我們的電煤庫存只有三四天的量,怎么辦?沒辦法,過一天算一天吧。”上述大唐發電省公司總經理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無奈地表示,電煤談判,電企干不過煤企,這也決定了今年發電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
他還對本報記者抱怨說:“煤炭想漲價就漲價,我們卻不能隨意漲價,但不發電又不行,電價不合適我們又不能不賣給電網,而是必須要賣。要想解決這種問題,必須進行電力體制改革。”
華電集團石家莊熱電公司經營策劃部主任成慶敏1月5日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目前石家莊熱電也面臨著庫存緊張的局面,只剩下10天左右的庫存,但企業生產卻一天也不能中斷,壓力非常大。
“今年煤炭價格估計上漲幅度在10%—15%之間,我們如果按照這個價格簽合同肯定是要虧損的,但虧損也要買,就算煤價漲到1000元/噸,我們也要買。”成慶敏很無奈,電企在和煤企談判的過程中,一直處于劣勢,頂牛也頂不過煤企,發電企業不買煤肯定也是不行的,頂牛的結果只能是電企輸。
關鍵在于電力體制改革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1月5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煤電矛盾問題要想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關鍵在于進行電力體制改革。
“煤炭資源整合以后,加強了地方以及地方煤礦的議價能力,加上近期全國范圍內的降溫,使得煤炭價格一路升高。”韓曉平說。
他認為,下一步對于國家主管部門來說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對于已經簽訂長期運力的企業,如果價格在合理范圍內,應該給予他們相應的長期售電合同。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先給企業長期售電合同,然后讓企業拿著長期售電合同、長期運力去找買家,但現實情況是本末倒置。
“只有一個國家電網公司,5大電力集團也沒辦法和電網進行公平交易,所以這時政府應該起作用了,這個作用就是讓這些拿到長期運力、長期供煤協議的企業拿到長期供電合同,并且這個長期供電合同要跟煤價形成互動關系。”
韓曉平認為,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電力體制改革,現有的供需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捋順,本來應該是由買賣雙方進行交易,但現實是現在的買賣雙方并沒有辦法進行有效交易,因為之間隔著電網公司使得交易系統出現問題。對于發電公司來說,只有一個買家就是電網;而對于用戶來說,只有一個賣家也是電網,這說明電力系統沒有很好的市場競爭機制。
“下一步應該是加大地方的參與力度,地方應該和電企和電網三方建立長期協議,并且這個長期協議需要和供煤合同掛鉤,這樣才能逐步解決多年來煤電頂牛的問題。”他說,煤電頂牛的根本問題在于電網的壟斷問題沒有解決,要想解決問題,還需推動電力體制改革。
“市場煤和計劃電的矛盾其實反映了需求側沒有參與有效的交易,到底是市場煤合理還是計劃電合理,誰都不知道,因為市場雙方并沒有參與有效交易,什么樣的價格是最合理的,這個穩定的長期的量沒辦法建立,所以最終還需電力體制改革。”他表示。 (記者 王松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