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7日電(記者 古其錚 李飛云)日前,浙江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低碳經濟”成為浙江省兩會熱點。今日浙江省政協專門召開“發展‘低碳經濟’專題座談會”,探討浙江今后該如何發展低碳經濟。
當前,低碳經濟已成為國內外的熱點話題之一,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發展低碳經濟,對于能源資源相對貧乏、環境容量有限的浙江而言意義重大,這是加快推進浙江省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彎道超越”、“提檔進位”的重要途徑。
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杭州市濱江區副區長吳蘭在座談會上發言時指出,目前國內政府部門辦公通常采取網上和公文辦公兩種形式,但這樣就造成了資源浪費。針對國內紙張使用現狀,吳蘭指出,相對于國外再生紙的廣泛應用,國內再生紙的應用則顯得相對落后。
吳蘭的發言得到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的回應,金德水指出國外再生紙略顯泛黃,對視力保護有益,且攜帶輕便,而我國目前還缺少這種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應予以推廣。
澳門僑光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世民作為特邀人員在會上發言,王世民說,經過科學測算,每節省一度電,就會減少0.7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王世民建議,發展低碳經濟,應從市民做起,從身邊做起。“如果夏季時杭州每戶家庭每天能節省一度電,那么就將減少1.3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座談會上,各政協委員建言獻策。而在座談會外,“低碳經濟”早已成為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議話題。
民盟浙江省委會、致公黨浙江省委員、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會等在浙江省政協會議上紛紛建言獻策,對浙江省發展低碳經濟提出合理建議。浙江省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則提議建設低碳社區,打造“低碳經濟的浙江示范點”。浙江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針對低碳經濟同樣提議設立低碳經濟示范區。
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會認為浙江省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浙江”機遇與挑戰并存。從有利因素來講,浙江省經濟總量、財政收入、人均GDP、城鄉居民收入等列全國各省(市、區)前列,綜合實力較強;廣大干部群眾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要求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協調并進、共同提升的共識越來越強;國有大型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少,重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相對于沿海其他省份要低,單位GDP排放強度相對較低;產業轉型升級已經并將繼續深入發展,是我國最有條件率先發展低碳經濟的省份之一。但同時也面臨嚴峻考驗,如:當前浙江省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加速推進,居民消費快速升級發展階段,能源需求強勁,“高碳”經濟仍將持續一個較長時間;浙江省能源需求主要以煤為主,電力中火電占絕大比例,而且這一狀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根本改變;浙江省經濟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第三產業近年來雖然有較快發展,但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仍然滯后;相對于西方國家和國內先進地區,浙江整體科技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為此,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建議浙江發展低碳經濟應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平穩過渡的原則,堅持戰略眼光、扎實推進、長遠發展的思路,早謀劃、早主動,不盲從、不跟風,求平穩、求實效。
浙江省政協委員、省能源集團董事長吳國潮稱,“作為能源生產國企發展低碳經濟義不容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而需穩步推進”。“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去做這個事,要冷靜思考,不能操之過急,需穩步推進。”
吳國潮認為,現在對低碳經濟說得很多,但是真正要做起來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既需要成本,也需要付出。“我們要考慮的是怎么樣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同時發展低碳經濟,要兩者兼顧,不能一下子頭腦發熱。”同時他也表示,對國有能源生產企業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即是一種挑戰,又是一種機遇,我們義不容辭”。
1月27日上午,出席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于輝達在杭州代表團小組討論會上發言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份,公共自行車總計使用28594萬輛次,公共自行車日最高租用量達到21.16萬人次。杭城市民如果每天騎車2公里代替開車出行,一年大概能為杭州節約燃油2009噸,一年能向大氣少排放約6401.2噸二氧化碳。于輝達建議,省政府將發展低碳經濟和建設低碳城市作為今后政府一個重點工作來抓。
據悉,來自寧波的政協委員鄭岳青帶來了“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建設”的提案、民進浙江省委會帶來了“關于發展浙江低碳經濟的幾點建議”的提案,被成為浙江省兩會“提案大王”的郭勝華委員也帶來了“關于構建浙江低碳經濟大省實施‘六個雙重步驟’的戰略構想”。(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