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未來幾年將投入數百億元支持新能源開發,在未來要做世界第一的鋰電池原料供應商。”2009年度風云浙商、杉杉集團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如是說。
近日,由浙江廣電集團主辦,浙江經視、錢江晚報等共同承辦的“風云浙商評選活動”,推出了10位2009年度風云人物,意外發現,10人中竟有3人都盯上了新能源中的電動汽車,而且還以電池為中心,串起了一條產業鏈。
杉杉股份:借鋰電池加速轉型
上游,鄭永剛主做電池原料;中游,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做電池,現在著力研究電動汽車、風能、太陽能等新領域使用的電池;下游,眾泰集團董事長吳建中正為打開純電動車市場敲鑼打鼓。
雖然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還因各種原因未被市場接受,在很多浙商眼中,這已是塊標標準準的“肥肉”,誰吃到口,就能給企業帶來爆發式動力。
2008年,杉杉集團的營業額是118億元,與2007年的112億元營業額相比增長不多。鄭永剛心里明白,即使是增長6個億,也已經使了渾身解數。可鄭永剛的理想遠不止此:“2018年,杉杉的資產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他毫不掩飾雄心壯志,“要達目標,就必須加速轉型。”
很多人都知道,杉杉是做服裝的,卻很少人知道,杉杉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原料供應商之一。“鋰電池被稱為第二個太陽能,現在全世界做鋰電池的企業有上千家,我們再做鋰電池就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如果做材料供應,他們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客戶。”鄭永剛一拍板,杉杉新能源路線從此開始。
“如果鋰動力電池取代石油的研究獲得進一步突破,前景將無限寬廣。”鄭永剛2009年看中了汽車用動力電池這塊“蛋糕”。
天能集團:投資20億元,建循環產業園
做電池起家的張天任,1988年借了5000元承包了一家瀕臨倒閉的村辦電瓶廠,2009年這家村辦廠一躍成為行業領頭羊,年銷售達88億。
1998年,張天任跨入了電動自行車領域,成功解決了電動自行車發展的電池瓶頸問題。那幾年,全國大街上奔跑的電動車60%用的是天能生產的電池。電動汽車時代即將啟幕,張天任開始把重點放在電動汽車電池的技術攻克中。
“天能在電池行業里不管是銷售還是技術上都是領先的,研發電動汽車電池順理成章。”張天任說,天能一直在攻克電池上的各種技術難關,不光電動汽車用電池,還有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所需要的電池。不研發,企業就等于停滯,因此這塊投入都是規劃中的。
張天任雖然技術出身,眼光卻看得很遠,賣出去的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這樣的行業走不遠。于是從電池本身環保開始,到電池回收再利用,天能一直在努力。
最近,投資20億建造的循環產業園已經動工。之前,天能已經解決了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技術難題。張天任發現,這跟垃圾回收再利用一樣,可以做成一個大產業。“電池回收再利用,本身能降低原料成本,是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避免了電池二次污染,又產生社會效益。”張天任笑著說。如今他的目標,要把回收再利用做成一個產業。
眾泰汽車:直道上的“超車”
眾泰是汽車行業的年輕后生,在拿到國內電動汽車第一張牌照前,“眾泰”的名字很多老百姓都很陌生。但這位后生卻在2009年來個“直道超車”,不僅拿走了第一張電動汽車牌照,又和普天海油簽約,協議約定:由眾泰汽車重點開發提供各個系列的純電動汽車、普天海油重點發展新能源保障供給,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商業化。“簡單點,以后會出現一些類似加油站一樣的點,給電動汽車加電或者提供換電池服務,車主只要刷卡就行了。”眾泰集團董事長吳建中說。
前不久,吳建中又在杭州嘗試建了個租賃點,50輛電動汽車以每月2500元租給消費者,一來可以熱熱市場,二來收集意見進行修改。“如果只放在實驗室,這個市場永遠都不會熱。”吳建中說。
這些方法很多企業或許也想到了,卻沒有人真正把電動汽車從實驗室推到大街上。“成本很大,造車成本不說,必須有專門一個團隊來做這個事。”吳建中說。
但記者發現,對于吳建中來說,這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眾泰如果保守地生產傳統汽車,品牌知名度永遠趕不上其他品牌,畢竟這只是一家2006年才將整車推向市場的年輕汽車企業,前身也不是什么產業大佬,電動汽車給了他們超車的機會。
2009年中國汽車銷售熱火朝天,眾泰因為“第一牌”而名聲大噪。
“國內汽車跟國外相差很多年,但電動汽車研發上基本同步。”吳建中說,年輕不代表沒有實力。(作者:張妍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