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迅猛發展的新能源遭遇電網規劃建設滯后的尷尬,針對風電等清潔能源上網難等問題,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在1月31日的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由于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可調度性低的特點,我國相對集中的資源分布條件、相對薄弱的電網發展基礎以及新能源迅猛發展勢頭,對電網的適應性和安全穩定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網規劃建設成為推進風電發展關鍵
國家發改委在2007年9月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2010年的風電規劃目標是500萬千瓦。僅2008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就達到了600多萬千瓦,累計裝機突破了1200萬千瓦。“電網則是按照此前的規劃建設的,跟不上風電裝機的迅猛態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電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表示。
針對我國風電從發展初始就出現大規模、高集中開發和遠距離、高電壓輸送要求的特點,舒印彪表示:“以燃煤機組為主的電源結構缺乏足夠的靈活調節能力,造成系統調峰問題突出,區域電網間輸電能力較弱,造成風電難以在更大范圍消納;而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的特點,風電還呈現反調峰現象,加之我國風電富集地區熱電聯產機組的比重較大,供熱期調節能力更加有限。當前東北地區的風電開發已受到系統調峰能力不足的嚴重制約。”
根據規劃,我國將在內蒙、甘肅、河北、吉林、新疆、江蘇沿海等地區建設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預計2010-2020年,七大風電基地的開發規 模 將 占 全 國 風 電 開 發 總 規 模 的68%至78%。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提交的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風電并網規模可以達到1億千瓦。對此,舒印彪表示,“近年來我國風電發展速度大大超出規劃,這些風電基地所在地區大多負荷較低,電網規模小,無法就地消納,需要依托更高電壓等級、大規模遠距離輸送,國家電網將著力推動電網發展方式轉變,電網已成為推進風電發展的關鍵環節。”
加強區域互聯擴大消納范圍
在提及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地處偏遠等問題,舒印彪向記者介紹了歐美國家風電發展的成功經驗:“丹麥2008年底擁有風電裝機316萬千瓦,占本國裝機總量的22.8%,占北歐電網總裝機的3.5%,但其與北歐電網的聯網交換能力超過了400萬千瓦。北歐瑞典、挪威等國水電資源豐富、調節性能好,為丹麥乃至北歐風電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調峰容量。同時其自身系統內還有大量運行性能靈活、調節性能好的燃氣機組,能部分平衡風電功率波動、緩解風電對電網造成的影響。因此,丹麥風電的大規模發展是依托北歐電網實現的。”
“德國、丹麥等國家風電發展的成功經驗表明,通過加強跨區互聯,可以有效擴大清潔能源的消納范圍,從而大大提高局部系統的清潔能源開發規模。”舒印彪表示,“目前我國電網與風電大規模發展的形勢還不相適應,全國沒有形成堅強的電網,還存在網際交換瓶頸,制約了風電的統一利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