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發展,最終還是市場需求驅動的。2009年,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慢了下來,因而對能源的需求也會下降。這時候盲目投資新能源,會帶來很大風險。
業界預期,未來中央政府肯定會一方面發布相關政策規范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也會有打有壓,避免產業蹈入泡沫和低水平發展覆轍。
中國需要轉變經濟結構,也需要給后代子孫留下更多的燃料,這時候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比例尤為關鍵。
而根據傳說中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描述的數字,到2020年的電力供應中,風電裝機規模將提高到1.5億千瓦;核電裝機規模將提高到8000萬千瓦,光伏裝機規模要達到20GW,這些數字至少都比金融危機開始前增加了一倍以上。相關的投資更是難以估算,單單是核電一個領域,需要的資金就超過9000億元。
在世界范圍內,法國的電力需求有80%來自核電,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到40%,對比來看,它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比我們更強勁,所以美國正和中國一樣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轉而支持發展新能源。依靠美國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奧巴馬政府推出了龐大的新能源支持規劃,這在外界看來就像是一場革命。
能源革命已經到來?
在那些高瞻遠矚無時無刻不在觀察世界局勢的專家教授眼中,新能源產業的大發展,將會是繼蒸汽機、電力和電腦之后,第四次轉變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重大事件。
真如所述的話,這一次顯然中國人趕上了。
450萬電動車待產 電網搶灘充電站
低碳經濟時代,新能源概念才是王道。
各大汽車公司紛紛加入這一場汽車工業的革命,電動汽車正日益成為它們新的賭注。但被賦予了節能減排、探尋低碳經濟工業使命的電動車,正略顯孤獨地前行。
不少業內人士在談及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時,更是以“遙遙無期”來形容的。看起來很符合當前崇尚自然環保的消費者胃口的新能源概念的電動車,卻讓消費者不敢貿然下手——在充電設施沒普及之前,隨時可能遭遇半路車子沒電熄火的窘況。
麥肯錫最新發布的一份電動車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接受調查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有多重顧慮,其中電動汽車的電池續航里程是消費者最為擔心的問題。此外,車主們還顧慮充電便利性和電池的維修更換。
麥肯錫指出,如果未來5年內,有關電動汽車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如電池技術可靠性、成本和充電設施等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汽車市場之一上海,電動汽車銷量可望達到新車總銷量的5%。
毫無疑問,電動車的大規模推廣和商用,依賴于充電站等基本設施的完備和建設。只有充電站、充電樁像傳統加油站一樣變得無處不在,電動車才能真正走向市場化。
進入2010年,充電站和充電樁才算開始起步。2009年8月份,國內第一座具有商業運營功能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漕溪電動汽車充電站建成,國家電網為此耗時三年、投資508萬元。2009年12月底,南方電網在深圳籌建的首批兩座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及134個充電樁正式投入使用。
但當兩大電力龍頭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宣布,將開建電動車充電站作為2010年的戰略重點時,這一信息給電動車行業帶來的鼓舞無疑是不言而喻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