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趙啟正發布新聞并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趙啟正宣布,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定于3月3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3日上午閉幕,總共10天。
趙啟正說,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都已經就緒。截至2日中午12時,在2238名委員中已有1254名到大會秘書處報到,大會已收到提案360件、大會發言稿351份。
將組織三場大會發言和兩場記者會
趙啟正介紹,大會期間將組織三場大會發言,主題分別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統戰政協工作。會議將安排十個半天的小組討論,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開幕會和閉幕會,并且參加小組討論,與委員共商國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同志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將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委員小組討論,聽取意見和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也將聽取委員們對“兩高”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在新聞采訪方面,趙啟正說,我們將延續以往的做法,全體會議、小組討論會、界別聯組討論會將有計劃地向記者開放。開放的小組討論結束后,留出一段時間讓委員們接受記者的采訪。大會還將組織兩場記者會,主題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走進世博、共享世博”。
政協委員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獻計出力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 有關政協委員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過程中發揮怎樣作用的問題時,趙啟正表示,去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是政協委員們最關心、花時間最多、成果也最多的一個主題。一年來,在提交全國政協的5820件提案中,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等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的提案共1800余件,許多意見建議被吸收采納,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貢獻。
趙啟正說,去年全國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專題協商會,分別圍繞擴大內需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等議題建言獻策。委員們提出的許多建議被吸收進宏觀調控政策中。
協助黨和政府改善民生是政協重要工作
在回答記者有關民生問題的提問時,趙啟正表示,全國政協委員來自30多個界別,了解各個方面的民生問題。政協有許多活動都是圍繞著協助黨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來展開的。
趙啟正介紹,去年針對“三農”問題,全國政協組織專題調研組分赴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西、安徽等地,與全國13個產糧大省政協聯合調研,提出了關于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消費的建議。
全國政協還組織多個視察團,其中包括對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層衛生體系建設等情況的視察。“圍繞民生問題的提案有1900多件,占去年提案總數的三分之一。”
此外,很多委員就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保證老百姓基本用藥、堅持教育公平、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等問題,都提出過很多重要建議,并被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
低碳經濟將是大會熱點話題
趙啟正在回答記者有關低碳經濟的問題時表示,全國政協非常關注低碳經濟、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問題,圍繞保護環境、發展新能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開展了大量調研工作,為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據趙啟正介紹,去年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聯合相關部委,舉辦了“應對氣候變化”系列活動,包括“關注氣候變化:挑戰、機遇與行動”論壇,以及以“人口資源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態勢分析會。
趙啟正表示,目前收到的提案和發言材料中,已經有不少是關注節能減排、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等問題的。低碳經濟將成為本次大會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
人民政協是中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回答美國之音記者關于政協話語權的提問時,趙啟正說,話語權的定義不只是發言權,而是他的發言能夠有權威性,能夠有效果。政協委員在會上的發言都是經過了深入調研和深刻思考后提出的,他們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是得到支持和保護的。
趙啟正說,如果僅用發言自由來描述政協委員的活動就太弱了,他們有權視察,也有權監督有關公務人員的工作。所以說政協的會議和活動不僅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見解深刻,而且結果也是有效的。
他說,人民政協是中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民主政治的一種特色。
“21世紀論壇”是全國政協公共外交大舞臺
在回答記者關于“21世紀論壇”有關情況的問題時,趙啟正介紹說,“21世紀論壇”2010年會議將于今年9月舉行。這個論壇每五年舉行一次,是全國政協發起并主辦。賈慶林主席擔任本次論壇組委會名譽主席。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新形勢、新挑戰、新理念——探索合作共贏之路”,還有六個分論壇,包括合作應對挑戰,實現綠色增長;氣候變化、新能源以及國際合作;科技如何引領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障的經驗;對話、合作、共贏——中國與世界;亞洲社會對話與有組織公平的作用。
趙啟正說,“21世紀論壇”是全國政協的一個公共外交大舞臺,我們將邀請國內外的重要人士參加。
趙啟正還回答了記者關于反腐倡廉、兩岸經貿、中美關系等問題。
新華社記者 吳晶晶 羅宇凡 任沁沁(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